三农资讯

关于我们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三农资讯

返乡创业一波三折 “90后”漆晟杰大棚种出致富果


发布时间:2025-08-18

十二年前,当同龄人还在象牙塔里憧憬未来,大三学生漆晟杰已带着田园梦扎进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的广袤田野。从开荒山、种银杏到养土鸡,历经三次创业失败和百万投资亏损,他始终不言放弃。如今,他的智能大棚年产蜂胶小番茄10万斤,带动50多位村民务工年均增收2万元。

盛夏的团风县淋山河镇谢河村,阳光炽热,却也生机蓬勃。在初心家庭农场,记者一推门,便瞧见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斯文的年轻人正伏在电脑前敲击键盘修改合同,积极谋划让番茄进超市。他,就是团风初心生态家庭农场的“掌舵人”漆晟杰。

▲初心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漆晟杰

“90后”漆晟杰的新农人之路始于一场“跨界”选择。大学三年级时,就读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他,一直梦想着承包一片山林,开辟一方农场。于是,漆晟杰在家人的支持下,毅然决定将心中的田园梦变为现实,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2015年,漆晟杰带着“靠山吃山”的浪漫想法,一头扎进了淋山河镇的700亩山林,立志打造一个集植树造林、林下种养于一体的生态农场。那一年,他满心期待却遭遇重重困境。过度投入基础建设,资金如泥牛入海;遭遇干旱气候,导致苗木成片枯萎。漆晟杰的第一次创业以“入不敷出”收场。

面对第一次失败,年轻的漆晟杰没有选择退缩。他迅速调整状态,自学园林景观设计,承接小型绿化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反而坚定了继续做农业的信念。

命运似乎刻意考验这个倔强的青年。2017年,他卷土重来种植300亩银杏苗,却再次遭遇极端干旱而全部死亡;2019年他转身投入土鸡养殖,碰上疫情导致鸡蛋滞销,几十万元再次打水漂。三次创业,累计亏损超百万,漆晟杰笑称自己的创业史俨然成为一部“伤心史”。但正是这些失败,让他明白农业除了靠天吃饭,还要找对方法。

转折发生在2023年冬季。淋山河镇政府向漆晟杰抛出了橄榄枝,力荐他盘活谢河村的闲置农业大棚,发展现代农业。这一次,漆晟杰没有盲目冲动,在政府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和深入学习后,他看到了“无土栽培模式”蕴含的无限可能,决心放手一搏。

2024年6月,初心农场采摘园应运而生。这一次,漆晟杰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将蜂胶小番茄作为农场的主打产品,通过科学的无土栽培与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精准灌溉、施肥。漆晟杰告诉记者,红色圆果酸甜可口,黄色椭圆果纯甜清香,每年上半年5-6月,下半年10-12月,可采摘两季。

走进农场,记者的目光便被一个特别的大棚所吸引——这是漆晟杰精心设立的品种试验棚。漆晟杰说,每一个新引进的品种都要历经严格的考验,先试种,反复调整种植技术才会过关,保证产品始终走在市场的前沿。下一季,将会有绿色和紫色小番茄等新品上市。

种植过程中,初心农场始终坚持绿色种植理念,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而是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漆晟杰自豪地说,他通过提前干预育苗、生物防治病虫害,农场的番茄实现零农残,单产较传统种植提升300%,一年两季能产10万斤,精品果售价达40元/斤,仍供不应求。

如今,初心农场的大棚种植面积已达20余亩,除了蜂胶小番茄,还引进了水果黄瓜、贝贝南瓜等适合采摘的特色品种,带动谢河村5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

常年在农场打工的村民张敏笑着告诉记者,基地的小番茄有名气,打工收入也不错,村民们都愿意来基地做事。

谢河村的闲置土地盘活了,也带来了更多人气,淋山河镇驻村工作队干部刘岳红见证了这一切。她感叹地说:“闲置的大棚热闹起来,村民收入涨起来,农文旅结合还让城里人来体验到采摘乐趣,丰富了精神生活。”

十二年寒暑,从山林里的青涩试错到大棚中的精准耕耘,漆晟杰的脚步早已超越“新农人”的边界,踏向“兴农人”的广阔天地。站在发展新节点,他已于心中绘就蓝图:“借订单农业稳根基,以采摘体验添活力,借电商直播拓市场,让优质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也带动县里其他农产品走出去。”

记   者 | 胡   玲

通讯员 | 邓   义 吕   露

编   辑 | 马   静 

编   审 | 朱   兵

监   制 | 杨   斌

动态新闻
返乡创业一波三折 “90后”漆晟杰大棚种出致富果
十二年前,当同龄人还在象牙塔里憧憬未来,大三学生漆晟杰已带着田园梦扎进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的广袤田野。从开荒山、种银杏到养土鸡,历经三次创业失败和百万投资亏损,他
襄阳枣阳:“桃乡女孩”包雪的“桃花”缘
研究生毕业后在武汉从事旅游业的90后女孩包雪,2020年回到家乡“中国桃乡”枣阳种桃卖桃。她通过线上线下并进、鲜食加工并重,年销售鲜果超百万斤,年销售额达400万元,与乡亲们
麻城再生稻头茬开割!机械抢收忙,“一种两收”藏增收密码
进入8月份,再生稻头茬陆续进入收获期,在黄冈麻城,当地乡亲抢抓有利天气,组织大型机械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在黄冈麻城市宋埠镇谢湖新村,800亩再生稻长势良好,金黄的稻穗
黄冈红安:张石河村的“梨”想夏天
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张石河村的盛夏,是梨子味的。半山腰的甜蜜,被梨承包;不断档的热浪,因梨而生;满头汗的村民,为梨奔忙。今年是翠冠梨与这片土地深度链接的第七年,摆
黄石大冶沼山村:盘活闲置资源 废弃土场变“咖”位
黄石大冶市保山镇沼山村有一座废弃多年的老土场,如今它变身“土场咖啡”,不仅盘活闲置资源、丰富乡村业态,更成为沼山村的新坐标,散发出乡村振兴的新“味”道。

    返乡创业一波三折 “90后”漆晟杰大棚种出致富果

    襄阳枣阳:“桃乡女孩”包雪的“桃花”缘

    黄冈红安:张石河村的“梨”想夏天

    黄石大冶沼山村:盘活闲置资源 废弃土场变“咖”位

    襄阳枣阳:古岭村的致富“桃”路

    黄石大冶:山水为台 村民为角 沼山村唱响振兴大戏

    宜都市泉水河村:一株救心菜,如何炒制振兴“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