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资讯

关于我们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三农资讯

黄石大冶沼山村:盘活闲置资源 废弃土场变“咖”位


发布时间:2025-08-08

黄石大冶市保山镇沼山村有一座废弃多年的老土场,如今它变身“土场咖啡”,不仅盘活闲置资源、丰富乡村业态,更成为沼山村的新坐标,散发出乡村振兴的新“味”道。

推开“土场咖啡”的门,未经粉刷的水泥痕迹以及特意保留的旧厂房设备,瞬间将人拉回到这座建筑的过往。而吧台上鸣响的咖啡机、店里品着咖啡的游客,又清晰地标注着沼山村这栋废弃土场的新生。

“土场停业好多年,闲置了,我们村里就把它买下来,然后整体进行了一个改造升级。你看,像这些设备,都是原来土场里的老设备,我们把它保留下来。”大冶市保山镇沼山村党总支书记刘俊介绍道。

沼山村这座建于25年前的高岭土炼土场位于丘陵环绕的沼山水库大坝脚下,它倚坡而建,红砖为墙、樟子松为屋架,支撑起了一个大跨度的高空间。时过境迁,产业迭代,土场废弃,屋架与外墙部分损毁处于危房状态。

2020年,在大冶市保安镇打造自然景区的过程中,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所的规划团队建议当地政府将其改造为服务村民和游客的公共建筑,土场迎来了重生的契机。

改造始于2023年。在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特色和周边乡村山水景观的基础上,废弃的土场经过巧妙改造,不仅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地方文化体验场所,更成为沼山古村桃乡4A景区游客休憩、消费的重要节点。这份焕新的活力,也吸引了外来投资者的目光。福建青年郭鸿,就是被吸引来的创业者之一。

“这边风景好,人流大。举办电音节的时候,每天晚上有大几千人。”因为看中景区日益增长的客流潜力,特别是大型活动带来的爆发性人流,今年7月,郭鸿正式承包下刚完成改造的土场,并将它打造成为“土场咖啡”。郭鸿深知,要在乡村扎根,仅靠卖咖啡显然不够。因此,从设备采购到产品设计,“土场咖啡”都透着一股“接地气”的巧思。

“可乐机、制冰机、冰淇淋机、烤肠机……不仅有咖啡,奶茶果汁都有。因为,有些老人、小孩不一定喜欢喝咖啡,所以,咱们得把咖啡店‘本土化’一点。现在,营业额一天能有三四千元。”

记者在“土场咖啡”看到,菜单上咖啡与冰淇淋、果汁、奶茶、烤肠并列;空间上,室内外灵活拓展,随时准备拥抱客流高峰。这份开放与包容,精准回应了乡村家庭游、团体游的多元需求,也让新业态真正融入了沼山村的乡村旅游产业。

而这份产业的活力,也悄然改变着村里年轻人的轨迹。20岁的沼山村姑娘王紫馨,就是被这缕咖啡香吸引回家的年轻人之一。“之前在市里的饮品店做过,咖啡、果茶、奶茶都会做,所以就回村里来工作了。”这份在家门口的工作,不仅带来一份稳定的收入,更让王紫馨觉得“踏实”。“工资1小时13块, 时间也合适,周一还能休息。”

“土场咖啡”的成功“活化”,是沼山村村两委精心谋划的成果。“空地方还在招商,我们这里可以提供团建、聚会场地,里面其他店铺也正在招商。”沼山村党总支书记刘俊告诉记者,“土场咖啡”只是村里盘活闲置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未来,村里还将进一步完善景区的业态布局。“这地方原来是个集体鱼塘,就把它填平了。我们准备结合景区需求打造成休闲露营基地。”

在刘俊描绘的沼山村农旅融合发展蓝图中,“土场咖啡”并非孤岛。它紧邻的三角木屋和帐篷区是露营基地,楼上是演艺售票厅,内部及周边还会引入更多业态。“土场咖啡”老板郭鸿也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联动机遇,准备结合三角木屋和帐篷的露营区吧配套餐饮。

暮色降临,山风轻拂过土场咖啡店裸露的红砖墙。“傍晚的时候,我喜欢站在门口,吹吹风,看看天上的星星。”郭鸿站在门口,眺望着露营区渐次亮起的灯火。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上,土场咖啡正用它独特的“味”道,书写着沼山村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记者:方楚楚

通讯员:黄梦竹 卢丽君

编辑:马静 

编审:陈雯

监制:赵业勤

动态新闻
黄石大冶沼山村:盘活闲置资源 废弃土场变“咖”位
黄石大冶市保山镇沼山村有一座废弃多年的老土场,如今它变身“土场咖啡”,不仅盘活闲置资源、丰富乡村业态,更成为沼山村的新坐标,散发出乡村振兴的新“味”道。
襄阳枣阳:古岭村的致富“桃”路
襄阳枣阳市王城镇古岭村以黄桃产业为核心,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打造枣阳皇桃品牌,全村种植黄桃2600亩,年产值2000万元,带动170多名果农致富,还辐射带动了王城镇近2万亩
黄石大冶:山水为台 村民为角 沼山村唱响振兴大戏
一场乡村振兴的大戏正在黄石大冶市保安镇沼山村的山水间上演。从曾经的省级贫困村蝶变为全国文明村,从“种桃为生”到“以桃兴旅”,沼山村以山水为台、村民为角,在青山绿水
宜都市泉水河村:一株救心菜,如何炒制振兴“硬菜”?
盛夏,很多村庄启动了蔬果时间, 宜都市枝城镇泉水河村却进入了 姗姗来迟的花时间。 这里的花,是救心菜花! 被誉为植物钙片的它 不仅绽放出了农旅融合的流量小花, 更炒制出了
黄冈市黄梅县:一座小院托起藕塘村的盛夏丰年
在黄冈市黄梅县杉木乡藕塘村,一片600多亩的荒废园区经过一群返乡青年的改造变身朝气蓬勃的杉杉小院,它不仅成为集餐饮、采摘、露营、烧烤、垂钓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乡村休闲综

    黄石大冶沼山村:盘活闲置资源 废弃土场变“咖”位

    襄阳枣阳:古岭村的致富“桃”路

    黄石大冶:山水为台 村民为角 沼山村唱响振兴大戏

    宜都市泉水河村:一株救心菜,如何炒制振兴“硬菜”?

    黄冈市黄梅县:一座小院托起藕塘村的盛夏丰年

    杨梅林下养土鸡 丝瓜田里“织黄金” 梅山村“三重奏”盘活荒山

    荆楚粮油:5G工厂赋能 粮食加工产业焕新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