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资讯

关于我们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三农资讯

听取蛙声一片| 龙韵村:奏响“超级组合家庭”的振兴曲


发布时间:2024-09-20

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是我省首个由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行政村。建村6年来,这个由24个村、127个姓、3211名村民组成的“超级组合家庭”,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外引资源、内挖潜力,建成“花园、果园、菜园、乐园”式村落,唱响集“农、旅、文、商、学、艺”于一体的乡村振兴交响曲。2023年,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首次迈上百万元台阶,村民们过上了“门前赏景、村里就业”的幸福生活。

窗含汉江水,门望巴山云。

“小度,小度。在呢!欢迎光临龙韵大酒店。” 住进龙韵村龙韵大酒店,记者惊奇地发现,村里的酒店竟然也用上了智能语音控制系统。今年“五一”才开业的龙韵大酒店有 36 间精致套房,装修用料和城里的精品酒店毫无差别。

负责接待记者的是服务员陈云,下午6点后,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龙韵村“武当不夜城”街区烤冷面店的老板。 “我在不夜城那边搞了个店,白天做服务员,晚上开店,就卖一个单品——烤冷面,好的话一天能卖个千把块钱。”

作为湖北省首个由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移民村,龙韵村一直在书写独树一帜的华章。告别陈旧的泥瓦土房,没有了传统耕地的“束缚”,洗脚上楼的村民们不仅拥有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还收获了更加多元、稳定的就业增收渠道。

村外的龙韵村香菇种植基地里,村民杨祥坤、唐和艳两口子正在为花菇菌棒点种。这60亩香菇种植基地,是龙韵村针对困难群众,发动党员带头,共建的兜底产业,由党员陈雪锋带动167户脱贫家庭务工增收。“大棚是统一建的,不收租金,技术也有人手把手地教,我们两口子一共种了2万个菌棒。”

准备运袜子的朱方明

而在龙韵村袜业家庭作坊里,二十多位工人娴熟地操作设备,编经织纬,很快一双袜子就成形了。作坊负责人朱方明正打算出门,把刚织好的一车袜子送到收购商那里。

“现在总共有57个人在我这里就业,日产量两到三万双。每年光发工资就在94万元左右,我一年也能赚30万块钱。”朱方明是曾经的脱贫户,通过人社部门申请到创业贷款后,承包了村里的袜业扶贫车间,吸收50多户家庭参与袜子加工,实现年毛利155万元。

汉江河畔,龙韵村共享农场里,一片绿意盎然。易地搬迁而来的村民们心中对土地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却苦于没有施展耕作技艺的空间。龙韵村村两委打破空间束缚,从附近的黄家坪村流转了200亩土地,打造了这座共享农场,村民们在共享农场里重新找回耕作的乐趣,既保留了世代传承的农耕文化,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正在共享农场干活的李红梅

李红梅和白梅花是从大山深处的辽瓦村、史家院村搬迁而来的新龙韵人。曾经素未谋面的两人,如今是一栋楼的邻居、共享农场的同事,每天一同上下班。“农场根据季节的变化安排轮作,豇豆、苦瓜、茄子、辣椒、四季豆、花生、红薯……一年四季都有瓜果蔬菜,我们也因此有了持续的工作机会。”

回家路上,路过龙韵村“儿时记忆一条街”,李红梅告诉记者,为了唤起移民们心中对于故乡的记忆,搬迁下山的24个村,每个村选了一栋老房子,在新村一比一地复制。现如今,这二十四栋 “老房子” 化作各具特色的店铺,成为链接龙韵村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更是吸引游客的文化名片。李红梅自豪地说:“精准扶贫,我们龙韵人是真正的受益者。你看,哪个农村的房子盖得有我们这里好吗?没有!”

 安置小区

将旅游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是龙韵村顺应时势形成的乡村振兴发展共识。2018年以来,龙韵村陆续建成了3条旅游商业街、一片共享农场、一座露营基地,村民们把在老家的绝活儿都拿了出来,齐心打造了“振兴剧场、体验渔场、生态农场、红色馆场、武当秀场”,依托于独有的历史背景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逐步构建起了以乡村旅游为主轴的多元化发展策略,让移民们实现了“门前赏景、村里就业”。 

在龙韵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支部委员黄林打开龙韵村用工数据可视化系统,轻点鼠标,村民用工情况一目了然。“我们对村民就业情况做了一个分析和汇总,你看,现在大概有455个村民分布在村里的各种业态里,实现了就近就业增收。”

去年,龙韵村在“夜游经济”上发力,华中地区首个乡村沉浸式夜游文旅项目“武当不夜城”落地龙韵村,一批远赴他乡务工的年轻劳动力纷纷选择回村创业,投身于龙韵村的发展浪潮之中。

在“武当不夜城”街区的国潮编织局,村民岑丽售卖自己用毛线编织的文创产品。与在外创业不同,她无需承担高昂的店面租金,而是采取与村庄共享销售成果的合作模式,实现双赢。“我收了三个学员,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做手工。”岑丽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营收都超过了8000元。而像岑丽这样的营业主体,武当不夜城开街至今共招商了100多个。

 岑丽

岑丽是从贵州嫁到龙韵村的。她感慨地说,做梦也没想到,回村才2年,生活就有了如此大的改变。“我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前不久,她将远在贵州的家人接到龙韵村来玩了一周,让家人亲身体验了一回做龙韵人的骄傲与自豪。

夜幕低垂,以明代国潮和风动装置为鲜明风格,传承演绎武当文化、汉水文化、郧阳抚治文化的“武当不夜城”街区渐渐苏醒。

半街烟火,半街文脉。街区核心,精心布置的十座演出舞台轮番上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灯舞等精彩好戏,一招一式间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一颦一笑皆是古典韵味的流转,围观的游客不时拍手叫好。而街道两侧,是七十多家特色鲜明的餐饮店铺、时尚小店,吸引着游客驻足停留。武当不夜城运营人员朱静告诉记者:“每天人流量都在一万左右,外地游客也挺多的,特别是河南、陕西那边的游客,都是开车过来玩,也算是见证了一个乡村旅游的奇迹吧。”

6年前,龙韵村所在的地方还是一片荒地。如今,这里已经是3A级景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龙韵村党支部书记李小敏说,整村易地扶贫搬迁后,龙韵村发展的步子越迈越快,版图面积已从建村之初的160亩流转增加到600亩,村级下属7个公司,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个。2023年,全村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6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创新高达到101万元。

“因为我们村是个移民搬迁村,老百姓都是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他们在龙韵村没有根。”村集体经济壮大后,龙韵村有了为百姓服务的底气。“我们通过建一个村史馆、一个家事厅,让村民们在龙韵村扎下根。”同时,村两委建立乡村社会治理“积分制”,创新推行村级事务全民化参与管理模式,举办 “最美龙韵人”“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农户” 等评选活动以及 “红色主题教育”“红色文艺汇演”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力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引导我们的群众跟整个村庄一体化发展。”    

还是那些家乡人,还是那个家乡味,在这片新土地上,留住了乡愁、奏响了振兴曲的龙韵村真正成为了这个“超级组合家庭”成员们心中新的故乡。         

龙韵村党支部书记李小敏:“我们龙韵村是一个‘超级组合家庭’,因为它是一个‘无中生有’的村庄,3000多人来自24个村,一共127个姓氏,我们现在能够其乐融融、融洽和睦地生活在一起,这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下一步,龙韵村将心无旁骛地抓好乡村旅游这一绿色低碳产业,我们愿意走在前列、做先锋。”

(来源:湖北农村广播 记者:方楚楚 通讯员:李尚菲 编辑:马静 王芳 编审:仇红月) 

动态新闻
“荆”彩庆丰年|应城:赏人间烟火气 品蒲阳家味道
应来之城,蒲阳味道。猪油饼、草鞋饼、热干面配财鱼汤……这些本土地道小吃,在手艺人的传承中大发异彩,不仅承包了本地人的味蕾,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打卡称赞。如今,应城美
9月28日,首届中国·汪集汤食文化旅游节邀您来喝秋天第一口鸡汤!
2024年9月28日首届中国·汪集汤食文化旅游节将在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道汤食文化产业园隆重举行。
听取蛙声一片| 龙韵村:奏响“超级组合家庭”的振兴曲
十堰市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是我省首个由易地扶贫搬迁形成的行政村。建村6年来,这个由24个村、127个姓、3211名村民组成的超级组合家庭,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外引资源、内挖潜力,
“11211”——解开宜都农业科技先行县的密码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公布湖北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第二批共建名单的通知》,宜昌市农科院支撑宜都市获批湖北省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全省13个)。 要素集
王培尧:把双腿扎进泥土里的“玉米女孩”
从云南回到家乡恩施, 她追随父亲的脚步在田垄间挥洒汗水; 与伙伴一起为玉米种业奋斗, 她用行动诠释育种人的使命。 她就是湖北金玉汇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95后女孩王培尧

    “荆”彩庆丰年|应城:赏人间烟火气 品蒲阳家味道

    9月28日,首届中国·汪集汤食文化旅游节邀您来喝秋天第一口鸡汤!

    听取蛙声一片| 龙韵村:奏响“超级组合家庭”的振兴曲

    “11211”——解开宜都农业科技先行县的密码

    王培尧:把双腿扎进泥土里的“玉米女孩”

    湖北黄石:建设高标准农田 绘就田间好“丰景”

    听取蛙声一片|“坝头库首第一村”的幸福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