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种茶本是不搭界的两件事,在襄阳市保康县两峪乡枫香坪村,有一位来自辽宁抚顺的新农人惠保君却做起了“养牛+种茶”的加法题,踏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绿色有机的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在保康县两峪乡枫香坪村的一处肉牛养殖基地,负责人惠保君正和基地工作人员周立明一起查看牛粪的发酵情况。
两峪乡枫香坪村平均海拔约800米,雨后的山村透着一丝凉意,养殖基地里的温度却明显偏高,牛粪的气味也比较明显,但惠保君全然不顾。惠保君告诉记者,这些原本难以处理、令人头痛的粪污通过微生物发酵,再过半个月就会变废为宝,成为自家茶园的天然有机肥。
今年,是惠保君从辽宁抚顺到湖北保康创业的第八个年头时间,他早已把枫香坪村当成第二个家乡:“我几乎一年四季都在这里,太忙,每个季节都有相对应的工作要做!”
从养殖基地到茶园的距离并不远,惠保君已经不知道走了多少遍。路上,惠保君打开了话匣子。他一开口,记者便能明显感受到这位北方汉子的豪爽。8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经过亲戚的介绍来到保康种茶养牛。起步之初,他也跌过不少跟头。
“刚起步的时候很难,采了一天的茶,回来自己加工,结果不成功,只好都倒掉,两年后才算是入门了。养牛比种茶还要复杂,但是没办法,只能靠自己去钻研。”
凭着一股子韧劲,惠保君在保康慢慢站稳了脚跟。他告诉记者,得益于襄阳高香茶的产地优势以及襄阳地区可观的牛肉需求量,现在他的茶园规模已发展到600亩,养殖的西门塔尔肉牛存栏量也有200多头。
但肉牛饲养所产生的粪污污染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惠保君——牛粪堆积如山,遇到下雨时,会随着雨水冲走,造成环境污染。正当惠保君发愁时,恰逢保康县推广农业有机种植模式,惠保君找到了解决牛粪问题的灵感。通过多方考察,他引进了一整套的粪污处理设备,并前往西安等地学习相关知识,当年秋天,惠保君的茶园就用上了自家的有机肥。
“之前我们还去买有机肥,现在我们可以自给自足。循环农业既解决了粪污处理问题,又实现了有机种植,还把茶叶的质量也搞上去了。”
种养结合的绿色循环农业之路,让惠保君种植的茶叶业“牛”了起来,如今他的茶厂每年生产绿茶3吨多、红茶4吨多,产品畅销襄阳、武汉、北京等地。茶厂每年聘请务工人员300多人,发放务工工资60多万元。
记者 | 傅月昊
通讯员 | 秦志鹏 张照 杨柳依
编辑 | 舒畅 王婧娴(实习生)
编审 | 朱兵
监制 | 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