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金学广返乡创业,在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流转土地种稻养鱼。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10年里,金学广勇于创新,独辟蹊径,养纳米鱼、种富硒米、聚焦休闲农业。如今,他的农业公司年营业额3000万元,带动当地100多位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见到湖北金隆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学广时,他正在接客户电话。挂断电话,他快步跑到大米仓库,安排工人根据客户的订单将大米送到指定地点。
今年,是金学广回乡创业的第十个年头。向阳湖地处湖区围垸地带,水资源极为丰富。2014 年,回乡探亲的金学广听闻市里正在大力推广水产养殖,便上了心。驻村的扶贫干事登门拜访,谈及希望发展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金学广便毅然决定放弃在武汉经营20多年的建筑生意,回到了咸安区向阳湖镇流转了1000多亩田地开始种稻、养鱼。
“搞农业不容易,但必须要有人去做这个事情。因为田块碎片化,高低不平,花了2000多万整改这1000多亩田。” 虽然做好了做农业不容易的准备,但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金学广深有感触地说:“不吃苦,成不了专家。”
那时的他,虽然对农业充满热情,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金学广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特色种养植的现代农业道路。
“做农业我们是带情怀的,就是想让老百姓能够吃上安全、放心、品质好、性价比高的农产品,这是我们一直在坚持做的事。”
虽然向阳湖有着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但如何让自己所养殖的鱼拥有惊艳口感并在市场上畅销,成为金学广面临的全新挑战。他“借力打力”,主动与农业专家以及科研院校构建合作关系,大胆探索新的养殖模式,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将自家基地转型为前沿科技的实践场、试验田。2020年,在当地政府引荐下,他与上海的中兴公司合作尝试“纳米”生态水产养殖,利用“中兴界面”纳米水治理设备产生纳米气泡,抑制塘泥中的污染物释放,对塘泥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纳米气泡不仅能够改善水质,还能够进入鱼类体内进行内循环,使鱼体内肠道、血液受氧,氧化有毒成分,对提升鱼的品质也有重要作用,这种鱼没有土腥味,肉质鲜美。
金隆水产养殖基地成为全省首批纳米水治理设备示范基地之一。金学广选择300亩鱼塘、200亩虾塘作为试点,纳米技术养殖的鱼亩产高达2100多斤,因为品质好,一到供货时节,时常供不应求。
而在水稻种植上,金学广也没走寻常路。他与中科大以及省农科院粮作所的专家团队携手合作,采用农科院精心选育的优质稻种和中科院深圳一家公司研制的纳米硒肥,种出的富硒稻谷不仅品质优良,而且营养丰富。
金学广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富硒稻的亩产量大约在600至800斤之间,种植成本约为1300元。单从数据上看,似乎比普通香稻的种植成本高,产量也稍显逊色,但他的售价却高达每斤8至18元,远超普通香稻。这笔账不仅体现了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未来引领当地农户共同富裕铺设了一条光明大道。
如今,金学广的2000亩“生态种养”核心区正快速发展,基地面貌日新月异,果蔬采摘长廊、水产渔乐区、稻田景观区初具规模,并配备有吃、住、购为一体的“休闲农家乐”,年营业额达3000万元。
蓬勃发展的产业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体验,更为当地100多位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农机手郭润生满心欢喜地告诉记者,每年光为金隆公司提供农机服务,便可增收30万元。
返乡十年,金学广在向阳湖畔闯出一片新天地,展望未来,金学广信心满满。“我们好不容易走了一条路出来,通过这个试点来带领老百姓共同致富,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他将坚定地走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用行动诠释一个返乡创业新农人的担当。
(来源 湖北农村广播 记者 方楚楚 通讯员 李婷婷 乐见 编辑 王芳 马静 编审 陈雯 监制 赵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