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资讯

关于我们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三农资讯

在鹤峰这个村,“茶颜”果真悦色!


发布时间:2025-07-01

来过恩施鹤峰县五里乡五里村的人们,

一定会对这里的“绿”过目不忘。

群峰耸立,筑起绿的屏障;

茶园千亩,汇成绿的海洋。

接天茶叶无穷碧,

这一片叶既是村里的颜值担当,

更把村民的日子冲泡得活色生香。

鹤峰县五里乡五里村村民张春兰拥有一间让人羡慕的厨房,灶台旁有一扇高大的窗户,窗外就是层层叠翠的连片茶园。每天下厨的时候,张春兰都能呼吸到沁人心脾的茶香,在她的世界里,柴米油盐也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窗外这片都是我家的茶园,一亩多一点的面积。种茶不怎么费心的,管理技术和销售都有人管,我们只管采,有人上门收购。”

张春兰是五里村农家乐“赵家大院”的老板娘,采茶是她的副业。今年的第一茬茶叶行情不错,一斤鲜叶的收购价最高能卖到两块钱,按照这个价格计算,她家一亩多大的茶园今年产值能达到五千多元。卖茶轻松、效益理想,张春兰对这个副业相当满意。

“以前种茶是个苦差事,起初村里没有茶厂,我们得自己拖到走马镇去卖,路途远,吃亏得很。现在不累了,足不出户就可以把茶叶变现咯。”

▲ 五里村村民张春兰

令张春兰感到心旷神怡的这片茶园,过去并没有给她留下美好的回忆。曾经,她千辛万苦种出的茶,不仅销售难,而且价格贱,那时几毛钱一斤的鲜叶收购价就像当头泼下的冷水,可以瞬间摧毁她种茶的热情。

张春兰家的“茶事”得以由苦变甜,离不开香源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带动。盛夏的一个清晨,记者在轰鸣的茶叶加工生产线上见到了合作社理事长鲁洪业。

“早上七点钟,厂房准时开工。每天,我会跟工人一块来,不放心,怕加工出什么纰漏。”

这个季节,这座占地1000平方米的茶叶加工车间堆放着上百万斤干茶,空气里弥漫的馥郁茶香直往鼻腔里涌。鲁洪业说这是一个茶农的“醒脑神器”,每天一闻到这个味道他就能立刻支棱起来。

“正在加工的这批是红茶,马上进入色选阶段。成品做好后,味道比现在我们闻到的要有质感得多,而且茶汤金黄透亮,看着就想喝。”

今年是鲁洪业投身茶行业的第十五年。经过多轮技术改造,如今他的茶叶加工生产线已拥有鲜叶处理、杀青、揉捻、烘干、造型、精制等全套设备。他弯下腰,凑近一批精制中的红茶闻了闻说,要想做出一杯好茶,得先种出一片好叶。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五里村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美丽"叶"色。

“我们这里一年采三季茶,从谷雨开始,到中秋结束。”鲁洪业说,五里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环境,占据这样的天时要是还种不好这一片叶,实在有点说不过去。“我们村的海拔有1200米,这样的地理条件使茶叶生长周期更长,内含物更丰富,茶树不容易生病,是非常健康的生态环境。”

▲ 香源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洪业

这是合作社千亩有机茶园中的核心区域。铺展到天边的茶园与四周巍峨的群山,共同为五里村倾注了浓得化不开的绿意。晨光洒下,一片片白色的“薄纱”挂在蜿蜒的茶垄上若隐若现。鲁洪业自豪地说,这可是大自然为这片茶园颁发的最权威的“有机认证”。

“你看,茶树上结的这些蜘蛛网,就是一片有机茶园最好的代言。蜘蛛是灭虫的好手,它们是我茶园里最能干的‘工人’。如果喷施了化学药剂,蜘蛛就无法存活,那茶园的病虫害反而会更加严重。”

眼前这片整齐划一又不失自然之美的茶园,是鲁洪业深耕山野十五年的“杰作”。十五年前,从部队退伍的他毅然决然回到山里,目标就是成立合作社、盖起加工厂,带领村民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彻底扭转家乡茶产业“小、散、弱”的现状,把这片隐匿深山的“东方树叶”种出效益、做出名气。

“过去我们村的茶产业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不懂科学的管理方法,当时茶农们只会乱打药、乱施肥,再加上粗制滥造的加工,茶叶价贱是必然的结果。丧失了信心的农户怕种茶叶,规模化种植就无从谈起。”于是,鲁洪业返乡的第一件事便是挨家挨户推广有机茶的管理方法,帮农户转变种植观念。“按照有机茶的标准,就要坚持人工除草,除草剂一点都不能用的。除虫也得杜绝化学药品,严格使用生物药剂。”

▲ 秀美“茶颜”装点着村民的房前屋后

为了让家乡的茶在竞争激烈的茶叶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鲁洪业注册商标“土司南府”并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茶叶展会。他珍惜每一次亮相的机会,尽力将湖北茶叶的魅力浓缩在一杯茶汤之中,在众星云集的茶叶秀场上他毫不怯场。参与了每一片茶叶的管理和制作,他对自己的出品很有信心。

“最难忘的是在北京的一次参展经历。那次快要撤展的时候,一个识货的客户把我们剩下的所有茶叶都包了。他说逛了几天展会,都没发现性价比这么高的产品。茶美价廉,他这样评价我们的高山茶。”

▲  五里坪革命旧址群

鲁洪业返乡那一年,五里村的鲜叶只能加工出几十元一斤的茶叶。而现在,香源茶叶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名优茶系列已轻松卖到了上百元一斤,被合作社带动的1000多户村民年均增收五千多元。

“这片茶园的振兴效应不止于此。今后,我们会结合红绿产业规划一条农文旅融合的线路,先参观红色老街,再‘茶’寻农耕体验,这部分包含采茶、制茶、品茶,最后再入住乡村民宿,听取蛙声一片。”如今,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里坪革命旧址群”,五里村的红色旅游正火热发展。在五里村党支部书记曾艳的展望中,未来,这片红土地上的秀美“茶颜”将为更多游客创造滋养身心的愉悦体验。

 

记   者 | 郭蜜蜜

通讯员 | 谭慧 侯咏烙 周龙霞

编   辑 | 梁媛梦 李佳薇(实习生)

编   审 | 陈青

监   制 | 肖鹏

动态新闻
在鹤峰这个村,“茶颜”果真悦色!
来过恩施鹤峰县五里乡五里村的人们, 一定会对这里的绿过目不忘。 群峰耸立,筑起绿的屏障; 茶园千亩,汇成绿的海洋。 接天茶叶无穷碧, 这一片叶既是村里的颜值担当, 更把村
从零星种植到连片发展 天门汪场镇将小半夏种成富民大产业
近年来,天门市汪场镇积极打造“一镇一品”半夏产业板块,着力推广半夏人工规模化种植。截至目前,天门半夏种植面积已达867公顷,年产量6500吨,亩平创收近万元。原本散布田间的
大山深处的彭家沟“网事”
恩施州咸丰县唐崖镇的大山深处,每天上午九点,都会传出一声清脆悦耳的问候,HELLO,大家上午好!这是彭家沟村爱心助农直播间里的寻常一幕,也是彭家沟网事的开机画面。开播即
一枚“贺胜桥土鸡蛋”的共富使命
一枚“贺胜桥土鸡蛋”,从恒温智能鸡舍出发,搭乘冷链货车驶向全国。这枚承载着咸宁宏盛农业负责人闵宏盛14年创业足迹的鸡蛋,是他采用“年度轮换制”化解市场风险的智慧,更是
这个村的美丽“兴”能源,竟来自1800年前!
在湖北省2024年度美丽乡村名单中,有三位“云梦籍选手”榜上有名,位于云梦县城关镇的睡虎地社区便是其中之一。作为睡虎地社区“美丽拼图”上不可或缺的一块,周田村这两年颜值

    在鹤峰这个村,“茶颜”果真悦色!

    从零星种植到连片发展 天门汪场镇将小半夏种成富民大产业

    大山深处的彭家沟“网事”

    一枚“贺胜桥土鸡蛋”的共富使命

    这个村的美丽“兴”能源,竟来自1800年前!

    一枚完美主义的黄桃,到底有多甜?

    “码农”变“粮王” 付鹏程的十年田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