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资讯

关于我们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三农资讯

年营业额百万+,宜昌这个农家乐够“异”思!


发布时间:2025-05-23

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有近百个农家乐,

各有千秋、异彩纷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

年营业额破百万的“永秀山庄”

赢得轻而“异”举。

运营主打“差异化”,

“永秀山庄”做了些什么

把自己打造成了农家乐里的“香饽饽”?

听听“庄主”张帆如何解密。

“当时在北京算是扎下根了,房子、车子、工作都已经落了定,心里也想着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

有车、有房、在传媒行业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在北京打拼10年,1985年出生的张帆本以为自己的命运与千里之外的家乡不会再有更多交集。谁知,2017年春节的一次返乡探亲,让他原本驶向“主流成功”的命运列车来了一个急转弯。

“过年期间的一个晚上,村里的书记约返乡村民开了一场座谈会,聊到了村里今后的发展。那些规划和展望都让人产生了很强烈的预感,牛扎坪要出息了!如果回来做点什么,我的家乡应该不会让我失望的。”


“永秀山庄”主理人张帆

张帆的家乡是位于宜昌市点军区的牛扎坪村。由于紧邻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与宜昌主城仅有一江之隔,2016年彻底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的牛扎坪村立下了打造乡村振兴“城郊样板”的强村愿景,决定发挥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既然“绿水青山”已经成为村里的核心卖点,自家的小院又正好在山石嶙峋、云遮雾罩的半山腰上,张帆打算抓住乡村振兴的契机返乡创业。2017年,他果断为自己的“北漂生活”画上句号,搬回山里重建事业大厦并为它取名“永秀山庄”。

“等我回来的时候,我妈已经把基础都打好了,所以这个地方就以我妈妈的名字‘永秀’来命名。一来能让她找到归属感、成就感,二来能让我这样的晚辈干劲更足,觉得这不仅是自己的事情,更是我们这个家族的一个产业。”

岁月静好的“永秀小院”

营业进入第九个年头,如今“永秀山庄”人气如何呢?

“专门找到这儿来打卡的,听朋友推荐过来的。这儿风景确实漂亮,中午就在这吃饭啦!”在山庄门前的菜园附近,来自宜昌的徐女士和同伴开启了“狂拍模式”,摆POSE、找角度,难以抑制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一个工作日的上午十点,“永秀山庄”已经门庭若市,游客们有的坐在廊亭吹着山风,有的在古朴精致的小院拍着抖音,有的在别有洞天的大厅唱着卡拉OK。

“这个大厅是一个老崖洞,以前爷爷他们那辈人在山上放牛或者在田里干活的时候,中途都会到崖洞里来歇脚,我们就对这个崖洞进行了一些改造。”

依山而建的“永秀山庄”,最别致之处就是它的“崖洞餐厅”,这也是张帆对山居小院改造个人最得意的“一笔”。崇尚自然的他特地保留了崖洞原始的石顶石壁,借由石洞的天然态势构建了山庄就餐的核心空间,再经过柔和暖光的烘托,为客人们营造了隐逸山野的独特体验。

“前前后后花了五年时间才改成现在这个样子,用了100万。改造这个崖洞我构思了很久,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现在给我的反馈和回报完全达到了我的心理预期,它也算是我们山庄的一个灵魂吧。”

牛扎坪村共有76家农家乐,它们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在竞相绽放的“百花丛”中,“永秀山庄”并非地理位置最优越的,也不是宣传推广最卖力的,却凭借超百万元的年营业额成为村里人气最旺的“明星农家乐”。谈及“圈粉攻略”,张帆说独一无二的“崖洞餐厅”功不可没,但一家以食为本的餐馆如果仅靠自然风物揽客是本末倒置、难以取胜的。

“很多人觉得原生态的就是不精细的、粗糙的,这是低估了农家菜。比如扣肉,很多地方都有,但客人就是要吃我们家的,为什么呢?其实这道菜起初我们自己做的时候味道总不完美,后来听周围的乡亲说村里有家厨嫂扣肉做得地道,我们就专门把阿姨请过来现场教学,向她取经。” 

采访当天张帆一直穿着围裙,返乡前“下厨”是他的爱好,现在是他的职责。挑选食材、掌勺、摆盘,每个环节他都会亲自参与、把控品质。在遍地都是农家菜的牛扎坪村,怎样凭借一道“绝味”脱颖而出?张帆笃定地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实现菜品的“差异化”。

“再比方说‘炸花椒叶’这道菜,因为口感特别成了爆款,但后来做着做着就发现,不同品种的花椒树、长在不同地方的花椒树,叶子的味道是不一样的。经过反复测试,最后我们锁定了味道最好的那几棵树,同时还在寻觅更多的树,就是为了去保证它的口感和品质。小小一盘‘花椒叶’,做得好也能成为店里的招牌菜,但这其中就有很多细节需要自己去坚守。”


“永秀”的招牌之①——张帆精心设计的“方言墙”

除了要求自己在餐厅风格和菜品风味上做出辨识度,“永秀山庄”的员工福利也独具一格。在乡亲们眼中,“每逢周一不上班”的“永秀山庄”很任性也很人性化,“即使在最旺的季节也没有非赚不可的钱”是主理人张帆对自己的解放,也是他对务工村民的关怀。

此外,这里一年一度的“团建活动”说出来也会羡煞旁人。“每年老板都安排一趟团体旅游,全程都是他来买单。托老板的福,这些年我们也去了好多地方,上一次去的是三亚。”村民王开兰是“永秀山庄”的老员工,拿着四千多元的月薪、享受着贴心的“年假”,她笑着说自己找到了“神仙工作”。

让游客尽兴而归,让员工劳有所得——在张帆的经营理念中,这才是一个农家乐品牌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常青的正确解法。

“现在村里在优化营商环境,会有很多经营主体进来考察。透过我这个小小的山庄,大家可以看到牛扎坪村欣欣向荣的一面和健康发展的态势,‘永秀’的红火相当于是一个样板,能让人信服这个村肯定是有人来的、肯定是有活力的、肯定是能赚到钱的。”

张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量延长“永秀山庄”的“花期”,让更多人在牛扎坪村的秀水明山中看到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力量。
 

记   者 | 郭蜜蜜

通讯员 | 张   洪 詹文琦

编   辑 | 梁媛梦 王婧娴(实习生)

编   审 | 陈   雯

监   制 | 赵业勤

动态新闻
年营业额百万+,宜昌这个农家乐够“异”思!
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有近百个农家乐, 各有千秋、异彩纷呈。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 年营业额破百万的永秀山庄 赢得轻而异举。 运营主打差异化, 永秀山庄做了些什么 把自己打
黄冈黄州:科技助力 180亿尾鱼苗将“游”向全国
眼下,又到鱼苗孵化的时节。在湖北鱼苗孵化第一村,黄冈市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的“渔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一尾尾鱼苗搅“活”了一池池“幸福水”。
从“传统渔村”到“生态样板” 丹江口关门岩村满山橙香映清波
在丹江口水库北岸,69公里的库岸线见证了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的生态转身。这个昔日网箱密布、橘园荒疏的库区村重启发展路径上岸渔民转型陆基养殖,既环保又增收;政府引资
绿水青山间的幸福|有“矿”的白云村如何因“绿”生金?
因为村里有煤矿,宜昌市远安县白云村曾创造过年税收2.38亿元的辉煌,但高光的背后却是生态破坏带来的困局。随着煤矿关停的钟声敲响,这个深山小村以破釜沉舟的勇气,用七年光阴
绿水青山间的幸福|当朱家岭村打开艺术“绿”镜
作为“两山”转化的一种新型助力方式,艺术乡建的优秀案例近年来不断涌现。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的湖光山色中,一座田间地头的森林美术园正运用“艺术乡建”的杠杆撬

    年营业额百万+,宜昌这个农家乐够“异”思!

    黄冈黄州:科技助力 180亿尾鱼苗将“游”向全国

    从“传统渔村”到“生态样板” 丹江口关门岩村满山橙香映清波

    绿水青山间的幸福|有“矿”的白云村如何因“绿”生金?

    绿水青山间的幸福|当朱家岭村打开艺术“绿”镜

    年产值千万!沙洋的“番茄王国”是这样火出圈的,致富密码曝光→

    粪污变“宝” 新农人惠保君让茶叶“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