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蔬菜种植产业“卷”到飞起来,经营主体们比面积、争产量、赛品种,竞争异常激烈。大冶市东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另辟蹊径,专注于藤蔓菜种植, 以销定产,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种菜的发展之路。
未出正月,位于大冶市大箕铺镇叶家庄村的东冶蔬菜种植基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辆辆货车在基地外有序排队等候,村民们忙着将刚采摘的青椒、番茄进行分级、打包装箱……东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常磊难掩喜悦之情,他说今年赶上了风调雨顺的好气候,蔬菜产量比往年高,基地平均日销蔬菜15吨以上。
大箕铺镇是大冶市的蔬菜产业强镇,蔬菜种植总面积达5000多亩,拥有20多家蔬菜种植企业和合作社。在这片蔬菜种植热土上,2022年才进驻的湖北东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如何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呢?东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常磊看出了记者的疑惑,他神秘一笑,领着记者走进大棚寻找答案。掀开厚重的门帘,记者立刻被大棚里生机勃勃的景象所吸引:只见一根根牵引绳下,无数的黄瓜藤在奋力向上攀爬,绿油油的叶片下露出一个个嫩绿的小黄瓜……
“我们种的几乎都是藤蔓类蔬菜,这是我们基地取胜的一大法宝!”常磊介绍说,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基地在选品上下足功夫,在做了大量调查和研究后,最终决定避开叶菜类品种,专攻藤蔓类蔬菜种植。
光有优品还不够,如何让这些新鲜的蔬菜快速抵达消费者餐桌,才是真正的考验。当记者提出这个问题时,常磊自信地告诉记者,东冶成功的另一大法宝就是“倒挂式”销售模式。东冶公司是由江西民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东台市王青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投资成立,他们依托母公司强大的销售渠道和物流网,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很快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东冶蔬菜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始终牢记乡村振兴的使命,积极履行联农带农的责任。常磊介绍说,基地采取了“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免费为农户提供大棚、种子、技术、管理和销售服务,实现“五统一”,带动数十户村民投身大棚蔬菜种植。在叶家庄村冷水畈的一处蔬菜大棚里,村民曹祥培正在熟练地调控大棚温度。作为村里第一个转型种蔬菜的人,老曹顶着巨大的压力流转土地种菜。他满心欢喜地告诉记者,去年他种的50亩蔬菜销售额达到50多万元。眼看着曹祥培种菜赚到了钱,叶家庄村人开始纷纷转型种蔬菜。
“东冶蔬菜在联农带农方面效果明显。”大冶市大箕铺镇经发办副主任苏超表示,东冶蔬菜作为新兴的蔬菜企业,通过创新模式,成为全镇联农带农的示范点,带领村民共享蔬菜产业红利。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如今,占地500亩的东冶蔬菜基地凭借齐全的大棚设施、独特的选品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365天不间断供应,日均产量稳定在15吨以上,成为大冶地区藤蔓蔬菜的重要供应基地。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常磊打算再流转300多亩土地,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助推大箕铺镇蔬菜产业做大做强。
记者 | 胡玲
通讯员 | 卢丽君 程哲 王紫鹃
编辑 | 梁媛梦 王芳
编审 | 涂丹
监制 | 赵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