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资讯

关于我们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三农资讯

随州随县:菌菇撑起致富“伞”


发布时间:2024-12-05

随州市随县草店镇地处鄂北山区,因昼夜温差大,雾天少,非常适宜菌类生长。近年来,该镇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兴旺新路径,大力发展菌菇种植特色产业,一朵朵菌菇撑起了乡亲们的致富“伞”。

小雪未见雪,菇棚好“丰”景。在随县草店镇金锣山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只见一朵朵长势喜人、色泽鲜明的香菇撑起褐色的“小伞”,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棒上,工人们在基地里忙碌着,小心翼翼地采摘鲜嫩肥厚的香菇。

“我们在香菇基地里采香菇,我一天大概能采两行,差不多有50筐香菇。”金锣山村六组村民陈倩今年34岁,自家也种了几千袋香菇,当村中香菇基地活多时,她就和乡亲们一道来基地务工,每个月也能增加一些收入。“我们从现在开始采,一直要到5月底才结束。”

金锣山村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周加里告诉记者,现在正是香菇集中收获的时节,所以必须抓紧时间采摘、烘干。“烘干的香菇质量好,价格更高,不愁销,大部分出口到欧洲、东南亚市场。目前,我们村集体的种植规模是20万袋,效益好,明年还准备再增加5万袋。”

在基地烘干房,金锣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志兰正在为村民示范剪香菇脚的要点。在她的身侧,是一筐筐正待搬运上车的香菇。

“我们村里有很多老百姓在这里工作,你看,今天就有40多个人,中午还管中饭。一户一个人最少可增收5000元,高的达到2万元以上。”

刘志兰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建有20个香菇大棚,其中有一部分是新式大棚。在周加里和刘志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今年新建的自动化食用菌种植大棚,这种新式大棚比起传统大棚更加方便,种植效率也大为提升。

金锣山村曾经是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18年整村脱贫后,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既提高了村集体收入,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刘志兰介绍说,今年香菇产量不错,基地每天可收获鲜菇6000多斤。“我们采用的是‘村集体+大户+村干部+脱贫户+农户’的模式,今年纯收入接近100万块钱。”

而在二道河村游河茶树菇种植基地,负责人杨路正在基地厂房中检查茶树菇的生长情况。只见一朵朵茶树菇破棒而出、长势喜人,杨路握住菌柄轻轻旋转一圈,一朵朵新鲜的茶树菇便被收获到篮筐里。

“我们现在可以出菇的菌包达到了30万袋,一年循环2次,一个菌包产量1斤半,一年的目标产量100万斤鲜菇,如果烘干成干菇,就是10万斤。鲜菇卖零售价1斤10元,干菇零售价是1斤60元。”

杨路早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在草店镇,他独辟蹊径地在二道河村建立游河茶树菇种植基地,产出的茶树菇供不应求,带动周边三十多人就业,年产值近400万元。

小菌菇成就大产业。近年来,草店镇借势发力,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兴旺新路径,全力推动全镇食用菌种植特色产业良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草店镇种植菌菇近一千万棒,预估产值达1.5亿元。未来,草店镇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持续扩大食用菌产业发展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 | 傅月昊

通讯员 | 聂峥 江开军 宫以清

编辑 | 舒畅 王芳

编审 | 许蓓

监制 | 赵业勤

动态新闻
垄上集团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宣传主题,垄上集团践行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
今年这台“国字号”春晚,绝不会“撞晚”!
2024年12月4日,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场举国欢庆的年终大典,中华儿女花样贺岁、百般纳福,其实都绕不
恩施鹤峰:“暖消费”持续升温 激活冬日“舌尖经济”
随着气温降低,人们对温暖食物的渴望愈发强烈。在恩施州鹤峰县,火锅、烧烤、铁板烧等餐饮“暖消费”受到不少市民青睐,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冬日“舌尖经济”不断释放“火热”
荆州李埠镇:设施农业绽放冬季好“丰”光
天气渐寒,荆州市李埠镇的田间地头却迎来了好丰光,近2万亩大棚莴笋逐步进入收割期,百姓们抢抓农时,忙着采收、装箱,销往全国各地。这个冬季,在设施农业的加持下,李埠镇焕
生态湖北:候鸟翔集 演绎冬日美景
随着湖北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入冬以来,不少候鸟飞抵过冬,形成了万鸟翔集的壮丽景观。

    垄上集团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湖北广电乡村振兴馆”搭建服务竞争性谈判中标结果公告

    恩施鹤峰:“暖消费”持续升温 激活冬日“舌尖经济”

    荆州李埠镇:设施农业绽放冬季好“丰”光

    生态湖北:候鸟翔集 演绎冬日美景

    “湖北广电乡村振兴馆”搭建服务竞争性谈判公告

    丹江口市浪河镇:“精”治小流域 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