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资讯

关于我们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三农资讯

随州市曾都区:以粮为本建设高标准农田


发布时间:2024-06-26

近年来,随州市曾都区通过新建、改造等方式,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走进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浪河村的随州香稻种植示范基地,新插的秧苗已经返青,绿油油地如一张绿毯平铺在稻田里。曾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传红正与浪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詹家元一道在查看试验田边新修的泵站。

张传红和詹家元向记者介绍说,泵站是2023年村里高标准农田改造过程中修建的,如今村中像这样的泵站有十来座,可以抽取浪河的水对改造的农田进行灌溉。

浪河村因临近浪河而得名,村子水源丰沛,交通便利,但许多田地分散零碎,耕种不便,导致村里土地闲置荒废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2023年,浪河村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昔日闲置、零散的土地经过整合改造后,统一流转给曾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打造随州香稻试验种植基地。

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浪河村的农田终于实现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浪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詹家元:“把沟渠拉直、道路扩宽改直,便于通行;沟渠改了以后,解决了田间排灌水的问题。”

今年55岁的浪河村二组村民吕国建告诉记者,他家的四亩七分地改造成高产田后流转给了农科所种香稻,不仅能得土地租金,他还能在示范基地打工挣工资。

“我们是人多地少,一家只有一点田,不方便管理,田没改之前其实已经荒了一两年了。现在土地流转给农科所改成高标准农田后,既方便管理、方便种植,我们也能够增加收入。”

在随州市曾都区万店镇槐东村六组,记者看到一台旋耕机正在村民陈长付家的田里奔驰,陈长付高兴地说:“高标准农田建设让种田变得更加省心省力。”

槐东村从前田块零散、机耕路落后,农业种植大多由人力完成。而现在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水通了、路平了,每一块田都能实现机械化耕作。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集约化种植、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槐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玉荣:“村里田块小、水路不通、机耕路不通这些问题一直影响着农业生产,所以我们多次向上级申请、申报项目。这次高标准农田改造不仅小田改大田,还整修了堰塘、泵站、机耕路、水渠等等,都是老百姓迫切需求的。”

张玉荣笑着告诉记者,上个月村里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有部分农田已经开始种植水稻、玉米和黄豆,经过改造的农田成了种粮大户纷纷争抢的“香饽饽”。

“好几家合作社看中了我们这片地,想过来流转、承包。现在我们也在考虑,看是跟哪家合作社来进行合作。”

据了解,截至目前,随州市曾都区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42万亩,其中田块整治工程71片6895亩,整修加固堰塘314口,新建和重建泵站8座新建渠系建筑物1862处,新建田间道路50.27公里。

随州市曾都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卓伟:“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又保证了粮食生产能力,真正实现了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机能通、电保障。未来,曾都区将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脚步,为实施‘藏粮于地’国家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湖北农村广播

动态新闻
垄上集团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宣传主题,垄上集团践行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
今年这台“国字号”春晚,绝不会“撞晚”!
2024年12月4日,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场举国欢庆的年终大典,中华儿女花样贺岁、百般纳福,其实都绕不
恩施鹤峰:“暖消费”持续升温 激活冬日“舌尖经济”
随着气温降低,人们对温暖食物的渴望愈发强烈。在恩施州鹤峰县,火锅、烧烤、铁板烧等餐饮“暖消费”受到不少市民青睐,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冬日“舌尖经济”不断释放“火热”
荆州李埠镇:设施农业绽放冬季好“丰”光
天气渐寒,荆州市李埠镇的田间地头却迎来了好丰光,近2万亩大棚莴笋逐步进入收割期,百姓们抢抓农时,忙着采收、装箱,销往全国各地。这个冬季,在设施农业的加持下,李埠镇焕
生态湖北:候鸟翔集 演绎冬日美景
随着湖北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入冬以来,不少候鸟飞抵过冬,形成了万鸟翔集的壮丽景观。

    垄上集团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湖北广电乡村振兴馆”搭建服务竞争性谈判中标结果公告

    恩施鹤峰:“暖消费”持续升温 激活冬日“舌尖经济”

    荆州李埠镇:设施农业绽放冬季好“丰”光

    生态湖北:候鸟翔集 演绎冬日美景

    “湖北广电乡村振兴馆”搭建服务竞争性谈判公告

    丹江口市浪河镇:“精”治小流域 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