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起,万物生。眼下正是各种禽类幼苗的销售旺季,为了让养殖户能买好苗养好禽,近段时间,湖北省内从事水禽产业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也在积极行动,以科技力量助力水禽春季生产。
位于荆门京山市罗店镇的恒昌蛋鸭养殖专业合作社,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农湖2号”蛋鸭的扩繁基地。近段时间,合作社孵化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孵化箱内,一只只活蹦乱跳、憨态可掬的小鸭子破壳而出、“嘎嘎”地叫个不停。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站长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 梁振华:这批是农湖2号父母代,今年在京山示范的第一批鸭子。小鸭出的效果非常好,都比较活泼,毛也非常干。我们是三系配套的,母系是两系杂交的,这批正常要出17000只左右,主要是留母鸭。
鸭种蛋在全自动的智能孵化箱内孕育28天,就可以孵化出健健康康的鸭宝宝。“农湖2号”作为蛋鸭新品种,是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经过16年系统选育才培育出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院士专家科技服务畜牧产业链“515”行动技术首席 皮劲松:它的主要特点有3个,一个是产蛋性能比较好,72周产蛋可以达到320枚以上,这在国内属于先进水平。第二它的蛋壳厚度强度比较好,蛋重很均匀,平均蛋重在67克,适合加工。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它适合笼养,抗应激能力比较强。
过去,由于湖北缺少本土蛋鸭良种,养殖户大多需从外省远距离购进蛋鸭苗种,因此蛋鸭苗成活率一直不高。
京山恒昌蛋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卢光伟:在湖北气候适应欠佳,北方常规品种经过长途运输,鸭苗成活率差一些,好的80%多,差的只有50%,但是我们自己的当家品种农湖2号适应性比较强,成活率95%以上,产蛋稳定、高产。
京山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 马爱武:我市现在规模化蛋鸭养殖户有286户,年存栏量280万只。今后加强种业生产,支持恒昌蛋鸭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建10万只农湖2号蛋鸭扩繁场,辐射周边农户200多户,年向社会提供种蛋鸭200万只。
据了解,当前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广东等省推广“农湖2号”蛋鸭商品代累计达到了800万只,创造经济效益约2.4亿元。在助力蛋鸭养殖户实现引种自由的同时,科研人员还依托新品种适应强的优势,推广了蛋鸭旱养等一系列绿色环保新模式。
湖北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副研究员 蒲跃进:
旱养模式最大限度避免了蛋鸭养殖过程中的水污染问题。鸭舍建的更规范,配备自动的饮水、喂料设备,产业自动化水平有提升,这样生产效率更容易提高,产品质量更容易保障,产业发展更容易提升。
京山恒昌蛋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卢光伟:
过去水养对环境有影响,水养受气候影响比较多,季节性会出现掉蛋现象。旱养模式不受天气影响,产蛋比较稳,一般产蛋高峰会维持7个月到9个月。
蛋鸭节水网床养殖、蛋鸭“115”标准化笼养技术、稻虾鱼鸭共生绿色生态养殖等一系列蛋鸭养殖新模式的推广,不仅破解了污染难题,还提高了养殖效益。近些年来,湖北省坚持良种良法双轮驱动,也为蛋鸭产业振兴按下了“加速键”。
湖北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 院士专家科技服务畜牧产业链“515”行动推广首席 蔡传鹏:目前,我们省的蛋鸭存笼量大概在1200万只以上。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广农湖2号蛋鸭养殖,今年准备推广200万只以上。不仅仅是新品种,还有新的养殖模式、机械设备,助力我省蛋鸭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回归蛋鸭年存栏3000万只以上。
来源:《垄上行》记者 朱婵 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