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续关注农村实用人才大赛,荆州石首市的参赛选手徐锋,是一位90后小伙,自称“农二代”的他,如今作为一名合作社的负责人,带领社员乡亲们,创造了亩产2.5万元的高效益!今天小编就带你了解了解他的致富经!

尽管这几天连续阴雨,但徐锋的合作社里,却依然挺热闹。这几天,他正忙着组织乡亲们,栽种今年最后一季蔬菜苗。

徐锋介绍,他采用的是瓜瓜菜模式,就是两季西瓜加一季蔬菜的种植模式。一年四季,农田不闲,其中的一个秘诀,就是肥料。在记者采访当天,合作社新订购的肥料也刚好到货,大卡车上,装了20多吨的生物肥料。

每个大棚的面积并不大,四个棚才占地一亩田,但每个大棚一年要施用的生物菌肥,就有一千斤左右,所以成本要比一般的种植田块大得多,但徐锋却说,这笔开支特别值得。生物肥料的大量施用,有效地改善了土壤品质,让瓜果蔬菜的品质更好。

同时,合作社在种植时间上,也进行巧妙的计划。90后小伙徐锋的瓜和菜,一亩能达到2万5千元的效益,核心秘密,也在于“跑得快”!徐锋种的西瓜,都是提早育苗,提早上市半个月,他的瓜都卖完了,别人才开始卖,人家卖一块五一斤,他可以卖3块钱一斤。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徐锋喜欢称自己是农二代。2010年,徐锋的父亲成立了天字号瓜蔬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两年由徐锋正式接手,他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创新想法,干劲十足。在徐峰的带领下,合作社现在有2000多亩地,面积比原来扩大了4倍,年产值达到4000多万。

在如何开拓更稳定、更大的销售渠道的问题上,徐锋把目标放在了农超对接上。经过不断的努力,徐峰现在和做省内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瓜果蔬菜直供超市。与超市合作,在保证农产品数量稳定供应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严把质量关。

徐锋说,这次作为石首市唯一的代表选手参赛,他的收获非常大。通过这次农村实用人才大赛,认识了全省各地的优秀新农人,非常受鼓舞,对合作社的发展也更加有信心了。下一步,他准备再做一个合作社的大计划。

让我们一起期待他在总决赛中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