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资讯

关于我们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三农资讯

三万变成十几万 荆州一女孩陷网络借贷困局


发布时间:2017-05-18

深夜  三个陌生男子上门“催债”

前几天,荆州市一位陈大哥跟我们说,他和家人快要被逼疯了,白天晚上都被骚扰,苦不堪言,甚至半夜都有人上门找麻烦。

“来了3个,都是年轻人,一看就不是来搞好事的,十点多钟来敲门。”陈大哥说起当时的情景还是心有余悸。

深更半夜,这几个陌生人不停地敲门敲窗户,目的居然是为了要钱,陈大哥回忆说,“他问我你是不是某某某,我说是的,他说你的女儿找我们借了钱的,我说不是我女儿,他们就是不相信,过会儿又来敲。”

可陈大哥一再说,他的女儿并没有借钱,但讨债的人并不打算放过他们。从5天前开始,他和亲戚就遭遇了一连串的电话骚扰,不断有人打电话、发恐吓短信,催他们还钱,最多的时候一天打来30多个电话。

人在家中坐,莫名其妙债务找上门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陈大哥问了一圈亲戚朋友之后,才明白,原来是侄女小美摊上大事了。小美今年19岁,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但这段日子,已经好久没去学校了。

 

祸端 网上借债“窟窿”难补

小美的妈妈说,今年3月,她发现女儿情绪有点不对,她一再追问下,小美说自己在网上借了钱。原来,小美在学校因为攀比的缘故,买了不少化妆品、衣服,钱不够了就在网上借。小美当时说自己借了三万多,现在连本带利已经变成七万了,自己还不上,天天被催债。

 得知了小美的情况之后,妈妈虽然又惊又怒,但还是东拼西凑,在今年3月份,把女儿欠,连本带利一共还了七万块钱还上了。

本以为这下女儿可以安心读书了,谁知一个月之后,自己再次被告知,女儿还有十几万元的债务,需要偿还。明明已经还了钱,怎么还有债务?一番追问之下,小美告诉妈妈,之前还的七万元,只是一部分的本金和利息,还有一部分欠款,她害怕被责怪,隐瞒了下来,拖了一段时间之后,光是利息已经大得惊人。

按照小美的说法,她从借贷公司借到的钱,一共只有三万多元。小美说,自己一共从5家公司借了钱,大多都是通过网上打欠条的方式,而且按照当时网络上的约定,借1万要打1万5千元的欠条。就这样高额的利息、再加上各项费用,最终需要偿还的数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对于这越滚越大的巨额的债务和利息,小美的妈妈说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也没有能力偿还了。催债公司三番两头地逼债,而且由于之前从小美那里掌握了很多亲朋好友的个人信息,包括陈师傅在内的亲人都不断受到骚扰,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下一步,小美的妈妈打算走司法程序,依法解决。

网络贷款入侵校园 隐患大
blob.png

网上借贷,尤其是面向大学生的借贷,门槛低,往往只需要身份证件、个人信息就能贷款,不少大学生都深陷其中。记者也随机在一所大学里进行采访,有同学就说“我对网络借贷的印象就是,借几千块钱,过一段时间,就变成了几万,非常恐怖。”

尽管多数学生会对于高利息的网络借贷,敬而远之,但仍有少数的人,无法拒绝这种方便快捷的贷款诱惑。而大学生选择网络借贷的原因,尽管也有例如筹集创业资金、应对日常必要开支等,但更多的,还是跟虚荣心、攀比心里有关。而之所以借贷,就是这些人觉得父母给的钱不够,所以才会借贷,而且通常不会告诉父母。

借贷的大学生,瞒着父母贷款,而这些网络借贷平台,在放款之前,虽然会要求学生提供详细的个人、家庭信息,却也不会事先通知联系父母,只有当还不上了,成为恶意欠款,才会通知。而正是因为这样,家长和学校往往是到最后才知道出了事情。

网络借贷的这种“行业规矩”,造成了很多大学生负债累累、甚至付出了生命。2016年3月,河南郑州的一名大学生,因为迷恋赌球,通过网络借贷,进行赌球,最终欠下60万元巨债,无力偿还,自杀身亡。同样是在2016年,贵州省的大学生秦某,先后用28名同学的身份信息,进行网络贷款,最终无力偿还,致使这些同学背负上了上百万元的债务。

大学校园这片知识的净土,如何能远离非法金融陷阱?去年,银监会、公安部等国家十五部委,已经联合发布了《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校园网贷业务也是重点整治排查的对象之一。

 

律师提醒

如果要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融资的,这些群体,首先要选择正规的网站,调查好这些平台相关的资质等问题,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垄上行》栏目律师团成员 吕军

                  

网络借贷  离不开法律监管

网络借贷,是一种新型的借贷形式,也要受到相关法律的约束。按照规定,借款利息24%以内是受法律保护,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了36%,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吕律师解释:“对于区间的一部分,如果当事人已经实际支付的,不能返还,如果还没支付,按照规定,还是按照24%收取的权益。”

另外,吕律师也强调,借款公司以管理费等各种名目收取的费用,借款人也要注意甄别,因为不管是以什么名目,如果实际上是利息,那么也要遵守24%、36%的规定。

(记者 袁帅韩会芳) 

《 垄上行》记者报道

 

动态新闻
垄上集团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宣传主题,垄上集团践行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
今年这台“国字号”春晚,绝不会“撞晚”!
2024年12月4日,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场举国欢庆的年终大典,中华儿女花样贺岁、百般纳福,其实都绕不
恩施鹤峰:“暖消费”持续升温 激活冬日“舌尖经济”
随着气温降低,人们对温暖食物的渴望愈发强烈。在恩施州鹤峰县,火锅、烧烤、铁板烧等餐饮“暖消费”受到不少市民青睐,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冬日“舌尖经济”不断释放“火热”
荆州李埠镇:设施农业绽放冬季好“丰”光
天气渐寒,荆州市李埠镇的田间地头却迎来了好丰光,近2万亩大棚莴笋逐步进入收割期,百姓们抢抓农时,忙着采收、装箱,销往全国各地。这个冬季,在设施农业的加持下,李埠镇焕
生态湖北:候鸟翔集 演绎冬日美景
随着湖北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入冬以来,不少候鸟飞抵过冬,形成了万鸟翔集的壮丽景观。

    垄上集团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湖北广电乡村振兴馆”搭建服务竞争性谈判中标结果公告

    恩施鹤峰:“暖消费”持续升温 激活冬日“舌尖经济”

    荆州李埠镇:设施农业绽放冬季好“丰”光

    生态湖北:候鸟翔集 演绎冬日美景

    “湖北广电乡村振兴馆”搭建服务竞争性谈判公告

    丹江口市浪河镇:“精”治小流域 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