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现在搞农业的,不管种植养殖,那可都是费心劳力的,可武汉市江夏区的一位70多岁的老人却告诉我们记者:他搞农业轻松的很!
周大爷今年72岁,种有8亩的大棚蔬菜,以反季节蔬菜为主,这两天周大爷种植的小白菜马上就要上市了,一大早他就在菜地里忙活,别看老人年纪大,这干起活来可利索得很。
周大爷种菜之所以这么轻松除了身体好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从播种到收获,他基本上不用操什么心,“耕地翻地都不用管,机械化,忙不过来就请合作社,不花钱!”
播种、耕地不花钱,周大爷现在种起蔬菜那是身体轻松,心里更轻松啊!因为省下来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像周大爷这样得实惠的老人,在长江村还有89人,只要是超过了70岁,就可以得到免费的耕整服务,而这个福利是由村里的鑫春旺发农机合作社给的。
因为长江村“靠山没有林,靠江没有水”的特殊地理位置,10几年前,村里开始发展了蔬菜种植,但是村里680名劳动力,多数都在外打工,而留守的老人,无力从事生产,发现这个情况后,当地的农机局扶持村里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帮助在家劳作的老人和贫困户。目前合作社共有农机100多台,大型拖拉机57台,为村里的贫困户和70岁以上老人提供无偿服务耕种。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2016年,长江村的16贫困户和89位7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每亩节约农机开支1296元,其中有两户贫困户在农机合作社的带动下彻底脱贫,下一步,合作社还将对无人耕种的土地进行流转,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对贫困户实行年底粉红,使他们都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编后:其实采用免费提供农机服务的方式来完成精准扶贫,在武汉市江夏区并不是先例,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整合镇、村的农机资源,在解放劳动力、优化农资配置方面也能取得显著效果,这样不仅解决了无人种田的问题,还可以实现了农企共赢。
(记者:段晋涛王晓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