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省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推进会上在当阳市召开,垄上行记者在推进会上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在11个市州28个县市开展信息进村入户的试点工作,通过信息化终端设备和服务网点建设,为乡亲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
据了解,今年我省将在农业部2015年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基础上,新增在武汉、鄂州、潜江整市推进,在谷城、黄梅、汉川等16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并将12316益农信息社乡镇标准站纳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项目建设中。将省、市、县、乡各级农业、科技服务专家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其中,农业部门负责整合公益性服务资源,改造升级12316农业公益服务体系,实现公益性服务资源的数据化和在线化。
升级后的信息服务体系,将优先接入农业生产经营、政策法规、市场行情、农技推广、农业气象、村务公开等方面的服务资源。在此基础上,探索整合接入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务工信息、义务教育、救灾救济等服务资源。
2015年底,农业部在我省江夏区、松滋市、当阳市启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旨在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截至目前,试点地区建成3个县级运营中心、1568个村级益农信息社,形成专家团队1650人,选聘益农信息站信息员470名,采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近10万条,为近60万农户提供各类信息化服务。
长期以来,农业现代化一直是四化同步发展的短板,而在这一短板中,农业信息化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短中之短,相信随着信息社各级网点的建立,以及各种农业数据的综合分析,乡亲们的生产生活一定会更加便利更加高效。
(记者 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