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报道:从北京市场上购买的8份草莓样品均检测出农药残留,而其中一种名为乙草胺的农药为致癌物。消息传出来之后,有关“吃草莓致癌”的说法迅速流传开来。那么,在咱们湖北,草莓卖的怎样样,草莓种植户们是否也受到了乙草胺事件的影响呢?
《垄上行》记者来到了武汉市东西湖区走马岭街道苗湖大队的一片草莓基地,里面的草莓基本上已经采摘完毕了,目前乡亲们正在培育今年的种苗,基本上没有受到乙草胺事件的影响。
没用乙草胺 无辜受“牵连”
武汉市东西湖区乡亲种植的草莓已经销售完毕,但是黄陂区五湖农场依然还有草莓待销。因为这起乙草胺事件,草莓降价滞销,种植户们都头疼不已。因为他们种植草莓都是施用的鸡粪、菜籽饼等有机肥,从未使用过类似乙草胺的除草剂。
据了解,武汉市黄陂区草莓种植面积近15000多亩,黄陂区草莓产业协会主要负责草莓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在当地农业局的指导下,还专门编订了《草莓无公害化管理》和《草莓安全生产手册》发给草莓种植户,科学种植草莓。
我们在省农科院了解到,目前各地农业部门推广的大部分是大棚种植,而且有地膜覆盖,抑制杂草生长,没有使用乙草胺这类除草剂的必要。

一则报道,全国各地的草莓销售都受到了影响,这说明电视机前的乡亲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提醒大家,在面对类似的农产品安全问题时,还是要睁大眼睛,明辨真假,不要因为个别的问题,而牵连到整个行业,毕竟咱们农民种地,真的不容易。
湖北台垄上频道记者 郑军、朱婵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