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生猪补栏的高峰期,但是外来猪的交易也频繁了起来,这就增加了动物疫病传播的风险,最近我们就报道了几次,因为购买外来猪,导致仔猪大面积死亡的事。为了杜绝仔猪交易过程中疫情的发生和传播,荆州市畜牧部门开展了仔猪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
整治仔猪市场 清查“外来猪”
一大早,荆州市公安县畜牧兽医局和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就来到了当地一家仔猪养殖户的家中进行检查。
动物卫生监督所的魏副所长告诉记者,他们主要检查免疫耳标、检疫证明、台账、动物经纪人登记备案卡。
耳标
检疫证明
动物经纪人登记备案卡
记者看到,猪圈里每头仔猪的耳朵上,都有一个圆形的耳标。魏副所长说,仔猪出生以后,经过几个阶段的防疫,到仔猪出栏必须有免疫耳标,它就像是仔猪的防疫身份证。
庄师傅家饲养了两百多头仔猪,由于现在的生猪行情不错,带有耳标的仔猪,每头最少能卖到六百块钱。
乡亲请牢记 “外来猪"买不得
畜牧部门将没有耳标、没有检疫证明的外地猪,统称为“外来猪”。外来仔猪虽然价格便宜,但是购进以后,可能会对整个猪群带来传播疫病的风险,对养殖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魏副所长告诉我们:“如果买到没有耳标的猪,就不清楚仔猪的来源;没有检疫证明,就不知道是否健康。”
魏副所长提醒乡亲们,没有耳标、没有检疫证明的仔猪不要购买,而且无论是门店经营还是流动商贩,只要从事仔猪销售,就必须取得生猪经纪人备案卡,乡亲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查看。
随后,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来到当地的一家大型养猪场进行检查。年初畜牧部门就下达了相关监管告知书,要求引进的仔猪必须报批,销售出去的生猪必须要检疫。
畜牧部门对生猪引进,饲养,销售,死亡,每一步都要严格要求,用药,防疫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控制动物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从源头上保护畜产品质量安全,为此公安县畜牧部门针对仔猪市场,展开了一系列的整治行动。
购买仔猪需“三查”
记者从荆州市畜牧局了解到,这段时间他们也接到过几起,购进外来仔猪,混养之后导致生猪大量死亡的投诉,对此,畜牧部门专门进行了分析比较。
荆州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欧阳金旭介绍说:“带有免疫耳标的仔猪存活率一般达到98%以上,而没有检疫证明,没有耳标,不是从正规途径购进的仔猪,死亡率可以达到50%,有时候甚至都可以达到70%-80%。”
湖北各地都有杀年猪的习惯,当前生猪价格一路走高,这也刺激了养猪户补栏的积极性,很多乡亲就从外地低价购进仔猪,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欧阳局长提醒乡亲们,购买仔猪一定要做到“三查”,查免疫耳标、检疫证明、经纪人备案卡。
从正规渠道,合法手续购进的生猪存活率才高,乡亲们需要特别注意,走村串巷没有正规手续的仔猪贩子。如果有的乡亲已经购买了没有检疫的外来猪,又该怎么办呢?
农户买了没有检疫证,没有耳标的仔猪,一定要向当地的动物防疫监督员和乡镇服务中心申报重新免疫,隔离观察,经过三次强制性免疫以后,健康以后,才能混群饲养。
by 公安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沈学云
近期荆州市畜牧部门将会动用动物卫生监督所有的力量,到各乡镇各养殖场进行仔猪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对于手续不齐全的,会坚决取缔,不允许销售。
同时,荆州市畜牧局也将开展对病死畜禽和畜牧投入品的专项整治,提高市场上仔猪的质量,保护广大生猪养殖户的合法权益。
垄上行记者(仇红月 廖程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