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普通,平凡,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但他们是每天第一个迎来阳光,最后一个送走夕阳的人,常年和扫帚“打交道”,他们被称为“城市美容师”。
马路天使 扫秃1200把扫帚
凌晨三点半 武汉青山区冶金大道和延港路交汇处(图)
凌晨三点半,当整个城市还在睡觉的时候,宋大姐和她的同事们已经在路上工作半个多小时了。安静的城市里,只听到扫帚划过地上的沙沙声。
宋大姐今年48岁,在青山当环卫工已经有25年了,这么多年,她的作息时间一直都没有变过,3点到岗, 6点清扫结束,6点半吃早饭,7点继续上路保洁。
宋大姐负责清扫的路段整个加起来有公交站三站路那么长,晴天和不落花的季节还算好打扫的,到了冬天和下雨的时候是最艰难的。
那时候从早上三点钟到七八点钟都扫不完,下雨的时候最吃亏,下雨叶子都粘在路上扫不起来,都要拿扫帚一层层的推。
清扫马路的流程看起来挺简单,但却是一项繁重劳累的工作。耗费的时间长不说,手里的扫帚也比普通的扫把重很多。
就这样的扫帚,一个星期宋大姐要扫秃一把,25多年来,她已经扫秃了1200把。这么多年的扫路经验,宋大姐还总结出了一些技巧。说着,宋大姐还给我们小小“秀”了下。
扫大街是个粗活,累活,而且一年四季没有节假日,清扫一天回来,整个人从头到脚都是灰尘,有时候还被一些人不理解。
“有时候,我们做这个事儿,很多人瞧不起我们做这个工作,觉得蛮低贱。我们吃的是这碗饭。”宋大姐说,但每次只要看到经过他们的手,整个城市都变得干净美丽,再多的怨言也不算什么。
来回奔波 只为照顾患病儿子
早上六点,天蒙蒙亮了,宋大姐的清扫工作做完了,她要赶回家给孩子好饭,再回来工作。
宋大姐的家离她上班的地方,骑电动车要二十多分钟。这条回家的路,从最开始的偏僻小路,到现在成了一条条的柏油马路,宋大姐可以说是看着它变化。
城市每天都在改变,宋大姐的工作却是年复一年。闲聊中,宋大姐的家到了。这是一个还建房,三年前,宋大姐花了所有积蓄买了这个小家。
怕打扰家人休息,宋大姐做事都是轻手轻脚。每天夜扫结束后,除去来回的40分钟路程,即使中间只有20分钟的时间,她都会抽空回家给儿子做早饭,因为因为儿子的身体不好,外面有很多东西都不能吃。
宋大姐的儿子今年22岁了,去年年初被查出患有尿毒症,现在完全失去了劳动力,而且每个星期还要到医院透析两次。
儿子得病后,宋大姐每天就像是“上紧了发条”一样不停地忙碌着,上班、做饭,照顾儿子。乐观的宋大姐,每天都在心中告诉自己,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
短短的十分钟,儿子爱吃的鸡蛋西红柿汤面做好了。简单的收拾后,宋大姐再次出门,开始一天的路面保洁工作。
宋大姐是一个乐观的人,不管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受伤的家人。因为她相信,只要负责,努力,生活不会亏待她。当然了,像宋大姐这样默默奉献的环卫工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他们做了很多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为了城市这张“脸面”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真的很难想象如果这个城市没有清洁工人,该怎么办。在这里,我们要对他们说一声节日快乐!
(垄上行记者 马飞 常巍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