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大忙的时候到了,乡亲们整田的整田,育秧的育秧,起床就开始忙!田里到处都能见到旋耕机、插秧机的身影,不过,仙桃市陈场镇王桥村的乡亲,却只能甩着胳膊干着急,他们的田,是整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这是怎么回事?
乡亲们说的这块农田,用肉眼看还确实看不出来高低不平,但只要一灌水进去,上坡的泥土就像小山丘一样高出一大截,下面就跟淹了一样,现在要耕地了,是牛也耕不好,车也不管用。
这70亩农田还是已经整过的,不过给整失败了,没整平不说,还硬生生的把平原给整成了丘陵。没办法,大伙只好重新请人来整,可出多少钱都没人愿意进来。
唐大姐就有田在这70亩里面,她告诉记者,她昨天请了人来整田,可没想到车一开到田里就陷了进去,还是乡亲们把车给推出来的。
唐大姐叹气道:“你看这个土都是硬的,我们就用水泡也不会泡散,主要是推不动,人家司机说,车子上去都要人拉!”
连村里经验丰富的农机手也拿这些田没办法,像平常一天能整个二三十亩还有多的,这样的田连一亩都整不下来。
村里的农机手欧阳师傅说起这个也直发愁:“不好搞 ,高低不平,有的高米把,把那边的盖子都埋了,而这边就没有土!”
这好好的,干嘛把田弄成这样呢?乡亲们说,前几年村里招商引资,政府征用大伙的水田建设纺织厂,乡亲们没有口粮田了,才决定把这些剩下的旱田改成水田。
现在这田整是整了,但还是种不了呀?于是乡亲们找到了村里,让村里想帮忙解决问题,可村里却回答说,“把费用搞多了,再改田就没有资金了”。
眼看就要插秧了,如果还不抓紧时间把田整好,这一年又白白浪费了。乡亲们现在什么农活都干不了,只能干着急。
当务之急,乡亲们打算求助政府,希望能协调大型挖掘机来工作,并且大伙愿意支付120元一亩的费用。
随后,记者到镇里了解情况,并给村民提供的相关负责人,也就是陈场镇镇政府一位叫陈兵的领导打了电话。可他没有回答记者的问题,只是一直追问记者的姓名。
记者将姓名告诉这位陈姓领导,提出能否请他来陈场镇镇政府的办公室,当面了解一下王桥村乡亲土地平整的事情,可对方却把话题转到了别处。
在电话中,这位陈姓领导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始终没给予回应,而是反复问记者叫什么名字,之后就挂断了电话。为了帮乡亲们解决春耕难题,记者通过陈场镇宣传委员联系到了陈场镇党委副书记周斌。
周副书记说:“ 当时也是答应给他们平整好的。但因为土地上面有个耕作层,以前是旱田改成水田,就把表层推掉了,我们这儿都是湖区,上面的这层硬的退了,之后下面就是软的了。”
现在是一到下雨,泥土遇水变稀泥,挖掘机很难作业,可也不能因为有困难,这田就不整了吧?事先答应的好好的,得说到做到才是啊。
周副书记告诉记者:“去年拨了10万给村里,肯定没用完,我们当时要求他们把土地推平,当时群众也参与了。”
既然资金还有剩余的,那就好办了。周副书记表示,镇里会跟村里进行沟通,尽快把农田整好,不耽误乡亲们春耕生产。
编后:事情能够解决,乡亲们心里的这块石头也能放下了。不过,我还是要说说,这找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咨询点事,咋就这么难呢?上班时间看不到人就算了,打电话要求他来办公室见面沟通也不行。只要问到他正事,都能扯到别的去,不是我说,心里没点小九九的是不会这样滴,您看啊,那位陈主任,记者来咨询居然是这样一种反应,那乡亲们找他办点事岂不是比登天来难了?还有,政府建厂需要政府,乡亲们二话不说把口粮田给你们了,只是希望政府能将之前承诺兑现,这十万块不是个小数目,镇里下放到村里做土地整改,村里就应该踏踏实实的把钱用到实处,让大伙看看村里的办实事的效率,这样,彼此才会多些信任!
垄上行记者(曹丽萍 廖佳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