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关于我们

业务布局

云上垄上

采购信息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集团动态

种植新模式 闪亮寿光菜博会


发布时间:2016-04-27

种植新模式 闪亮菜博会

昨天,垄上行记者小雨带大家逛菜博会,是不是看得眼花缭乱,让大家大开眼界呢!今天,我们将继续给乡亲们介绍寿光菜博会上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看看又会有哪些值得咱们好好学学的呢!

走进七号馆,暖暖绿意,豁然开朗,整齐洁白的管道纵横交错,在这里,可是汇聚了国内外最流行的无土栽培模。

基质培

我用的可不是一般的土壤,而是用基质种植哦~

说到无土栽培想必有些乡亲并不陌生,它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

菜博会七号馆 的刘艳红馆长介绍说,无土栽培杜绝了农药残留,透气性要更好一些。

水    培

在七号馆里小雨还看到了用水培方式种植的人参果,刘馆长告诉我们,采用的是水培的栽培方式,循环系统,根系的吸收好,根系很粗壮。

其实,咋一看这水培模式,里面的水跟普通的自来水没有什么区别。可刘馆长说了,这里面有植物所需的氮磷钾,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包含了植物需要的所有营养,而且水培时会有严格消毒,用水是循环的,根系的病害就杜绝了。

雾    培

馆内的采用垂吊式的气雾栽培模式,更是让小雨大开眼界。刘馆长介绍说,这气雾栽培,就是把营养液通过特殊的装置,进行雾化。

不过,相对于其他无土栽培模式,它的使用率比较低,一般用于观光农业,生态酒店等高端场所。

基质培、水培、雾培各具特色;管道培、墙体栽培、吊管培等形式多样;还有复合式、苗床式、螺旋式立体栽培等等等等,再说下去,一双手都数不过来了。不过,菜博会就是让人惊喜不断,在今年的菜博会上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无土栽培模式呢!

这种家庭式的有机种植架,款式可以随意变化,就算组成展厅这么大也可以。这么一来,采用这种种植模式,就能在最小的空间内,种花、种上放心的蔬菜。

除此之外,在今年的菜博会上,无土栽培还用上椰子壳,这个听起来八杆子打不到一撇的东西,有什么作用呢?刘馆长告诉小雨,因为椰壳吸水性强,比普通基质还要好呢。

除了各式各样的无土栽培模式,七号馆还有不少新的蔬菜品种,您瞧这些茄子长得,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啊。

刘馆长说,这茄子可是从去年新增加的嫁接技术,多品种嫁接种出来的。通过嫁接再利用水培模式无土栽培相结合,茄子的产量更高了,而且病害会大大的减少。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一位师傅,他告诉记者,这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到菜博会了,而且这些新型的种植技术和模式,他已经运用到自己的生活生产中了,效果还真不错呢。

寿光蔬菜 从这里起步

通过菜博会我们可以看出来,寿光的蔬菜种植,无论是规模还是品质,一直走在全国前沿。而要想了解寿光蔬菜产业的成功秘诀,就必须到三元朱村去,这里是寿光蔬菜产业的发源地,全国第一个“冬暖式大棚”就在这里诞生。

走进三元朱村,随处都可以看到规整的冬暖式蔬菜大棚。路上遇到的村民,都称得上是蔬菜种植的专家。不过在1989年以前,这里还只有传统的低温棚,乡亲们都在为这种老式大棚的效益低而犯愁。

低温棚只有三四十公分高,保温效果差,必须生火炉来增温,每个冬天都要烧三到四吨煤,加温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60%左右,管理难度很大。对于蔬菜生产的时间和品种也有一定的限制。

对此,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有了一个想法,希望能在春节前也能生产辣椒黄瓜。

王书记提出的想法大伙都说好,但是具体怎么来实现,却没有好主意。对于多年来从事低温棚种植的乡亲来说,走出去,成了唯一可行的办法。从1987年开始,寿光的乡亲们四处取经,逐步对大棚进行改进。

从低温棚到冬暖式大棚

想法有了,接下来就是付诸实施。1989年8月,王书记召集全村的党员开大会,召集大伙带头,选定了村里最好的一块田地建大棚,党员干部分片包干 到户。就这样,村里的17名党员被召集起来,改掉玉米地,建大棚种蔬菜。

三元朱乡亲个个都是蔬菜大王

和低温大棚相比,冬暖式大棚造价低、充分利用阳光节省了燃料费用、在管理上也方便很多。春节临近,让乡亲们喜出望外的是,黄瓜获得了大丰收,一亩地可以卖到三万多块钱。

第二年,村里的乡亲纷纷建起了冬暖式蔬菜大棚,面积达到了181亩。1990年底,寿光市召开万人大会,请这位村里的书记去介绍经验,并希望把技术向全县推广。

捧着市里颁发的大奖,王乐义回到了三元朱村,乡亲们纷纷登门道贺。可王乐义把领导的意思说出来的时候,却给乡亲们泼了一盆冷水。乡亲们担心,别的村学会后,会造成菜多价低,影响自己的收益。

乐义助人带动乡亲富起来

对于乡亲们的反对意见,王乐义很理解:辛辛苦苦试验出来的致富秘籍,就这样无条件的传授给别人,自然不甘心。可是想到自己是怎样试验出新模式的,王乐义就想通了。

王书记说:“技术本来就是从全国各地学习的,要互相促进。”

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后,村里的乡亲纷纷同意了王乐义的想法:到其它乡镇当技术员,做指导。

慢慢地,寿光市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而之前乡亲们担心菜多价低的问题并没有出现,相反却越来越高。

两年内,在三元朱村的带领下,整个寿光30几个乡镇中,有27个乡镇建成了冬暖蔬菜大棚,规模效应逐步显现。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地涌来。

建示范园做蔬菜产业领头羊

当全国各地都在学习建设冬暖式大棚的时候,三元朱村又有了新动作——那就是建立高科技示范园,进行新技术的实验和推广,并为乡亲们集中供苗。

有了示范园,乡亲们种蔬菜更有针对性,科技含量也更高了。难怪有一种说法:中国蔬菜看山东,山东蔬菜看寿光,而寿光蔬菜就要看三元朱村。

 乐义今年已经有七十多岁了,但是仍然担任三元朱村的书记。当地的乡亲说他不仅是一位好书记,更是一名有眼光、有魄力的“蔬菜大王”。

垄上行记者(齐小雨 李磊杰)报道

 
动态新闻
垄上集团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宣传主题,垄上集团践行服务三农的宗旨,积极
今年这台“国字号”春晚,绝不会“撞晚”!
2024年12月4日,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 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场举国欢庆的年终大典,中华儿女花样贺岁、百般纳福,其实都绕不
恩施鹤峰:“暖消费”持续升温 激活冬日“舌尖经济”
随着气温降低,人们对温暖食物的渴望愈发强烈。在恩施州鹤峰县,火锅、烧烤、铁板烧等餐饮“暖消费”受到不少市民青睐,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冬日“舌尖经济”不断释放“火热”
荆州李埠镇:设施农业绽放冬季好“丰”光
天气渐寒,荆州市李埠镇的田间地头却迎来了好丰光,近2万亩大棚莴笋逐步进入收割期,百姓们抢抓农时,忙着采收、装箱,销往全国各地。这个冬季,在设施农业的加持下,李埠镇焕
生态湖北:候鸟翔集 演绎冬日美景
随着湖北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入冬以来,不少候鸟飞抵过冬,形成了万鸟翔集的壮丽景观。

    垄上集团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

    “湖北广电乡村振兴馆”搭建服务竞争性谈判中标结果公告

    恩施鹤峰:“暖消费”持续升温 激活冬日“舌尖经济”

    荆州李埠镇:设施农业绽放冬季好“丰”光

    生态湖北:候鸟翔集 演绎冬日美景

    “湖北广电乡村振兴馆”搭建服务竞争性谈判公告

    丹江口市浪河镇:“精”治小流域 绘就生态发展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