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这两种作物乡亲们再熟悉不过了,一般都是拿来收粮食卖钱的,不过这小麦玉米还有另外一个用处,让潜江市夏师傅来告诉你吧。
小麦青青 收割作牛饲料
现在这小麦正是灌浆结实的时候,可是潜江夏师傅家的小麦却开始收割了!这是为了什么呢?
原来夏师傅是养牛专业户,2012年辞去了广州的工作,回到老家搞肉牛养殖,刚一开始就遇到了个大难题,那就是饲料的来源。
养牛重要的是饲料的准备,饲料的品质直接影响到牛肉的口感。说到这儿,大伙肯定已经猜出来了,刚才那些收割的小麦就是用来喂牛的。这养牛的饲料不光有小麦,还有玉米,那么夏师傅是怎么种的呢?
夏师傅介绍说:"简称一地三熟,就是‘麦玉玉模式’。一年的时间里,一季小麦,两季玉米。"
按照正常的种植方法,小麦收获要到5月25号左右,不过用来青贮的小麦在4月25号左右就可以收割了,足足提前了1个月,这又是为什么呢?夏师傅回答说,因为灌浆后期的小麦是最适合做青贮的。
小麦收割以后,开始整地、秸秆还田,在5月1号以前种下第一季玉米,85天的成熟期后进行收割青贮,8月1号左右种下第二季玉米,同样是85天的生长期,10月25号左右收获后刚好赶上冬播。
你瞧瞧,夏师傅真会安排时间,那么,这小麦青贮的产量怎么样呢?
夏师傅跟我们算了一笔账, 小麦青贮以后一亩地产量在2吨左右,现在每吨价格在500到550元之间,每亩1000元的效益没问题。小麦按亩产900斤算,201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是1块1毛8,一亩小麦毛收入1062块。不过,夏师傅可不是为了卖钱,他更看中的是饲料的品质。
青贮饲料:适合大户 机械化要求高
现在,夏师傅成立了家庭农场,青贮面积1500亩,养殖肉牛500多头。夏师傅的种植模式对于养殖大户来说非常实用。
省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羿国香介绍说,一季小麦加两季玉米,每亩毛收入在4500元左右。
湖北地理优势在于无霜期长,适合青贮饲料一年三收的种植模式,但不是所有的县市都适合发展这种模式。
粮经饲种植模式的推广,不仅能提高南方冬春饲料自给率,发展本地区畜牧业,还能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不过,这种模式对种植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机械化配套,提高效率。
2015年,湖北省肉牛出栏167万头,肉羊出栏568万只,牛羊总饲养量达到3500万个羊单位,每年需要的优质青饲料总量在3000万吨以上,每年青饲料缺口在1000万吨以上,尤其是冬春季节牛羊青饲料缺乏情况更为明显。青贮饲料省内外都有市场,可以形成青贮饲料新产业。
2015年,湖北省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但主要农作物市场收购价格低迷,农民增产未增收,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青贮饲料一年三收为养殖大户提供了节本增收的高效种植模式。
小麦、玉米用来青贮效益还真不错,这种模式适合广大的养殖大户,要是你想发展这种模式,一方面要机械齐全,再就是向当地的农技推广中心学习下技术。
垄上行记者(马飞 常巍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