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过后,地处高寒山区的襄阳市保康县龙坪镇冯家岭村迎来了水稻的收割季。金灿灿的稻穗让乡亲们满怀喜悦,因为这是襄阳“屋脊村”冯家岭村有史以来首次收获水稻。
这几天,在保康县龙坪镇冯家岭村的十几亩冷水稻田里,几台小型收割机正忙着收割水稻。这看似平常的收获场景,对于冯家岭村来说却是头一遭。
冯家岭村位于山城保康的半高山地带,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350米,被称为襄阳“屋脊”。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由于这里的水温偏低,普通杂交稻没法生长。一直以来,当地只能种植玉米,不仅产量低,收益也上不去。
襄阳市保康县龙坪镇冯家岭村村民 冯存富:
原来,我们都是种的玉米。每年都只能搞到几百斤,产量太低了。
如何利用丰富的冷水资源,把“好生态”变成“金饭碗”呢?2022年,村里对40亩玉米地和荒地进行了改良,打算利用山泉水种植冷水稻。但工程启动时间太晚,导致水稻种植错过了最佳时机,加上技术不成熟,冷水稻基本没什么收成。
襄阳市政协委员 谷彦杰:
用好泉水资源,发展冷水稻这个路子是对的,但是要想种植好冷水稻,需要选种和技术,这些单靠村里解决不了。
为帮助村里解决冷水稻种植难题,作为冯家岭村的党建联系单位,襄阳市政协把有专业特长的政协委员和技术专家组织起来,一起来到冯家岭村把脉问诊。
襄阳市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所长 正高级农艺师 田永宏:
高海拔地区温度比较低,我们选择这个耐寒性比较强的水稻品种。我们提供了4个品种作为适应性试验。
在水稻专家的指导下,今年4月,冯家岭村选择了四个品种的冷水稻再次进行试种。经过160多天的精心管护,冯家岭村的高山冷水稻喜获丰收,乡亲们第一次在家门口见到了金灿灿的稻田。
襄阳市保康县龙坪镇冯家岭村党支部书记 村主任 冯德艳:
我们今年的试种已经算是成功了,将来还想在沿河两岸再开发个几十亩地,再把面积扩大一点,规模扩大一点。
襄阳市保康县龙盛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姜平:
玉针香,这个品种我们种的面积比较大一点,有十几亩地,但这个品种质量非常好。五香占,这个种得少,但是目前是通过试验,它这个品种的属相包括成熟度和品质也是非常理想的。
冯家岭村冷水稻合作社负责人姜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种植一亩玉米地的收益是几百元,现在种植冷水稻初步核算亩产量在一千斤左右,按照目前市场上每斤近十元的价格,收益翻了10倍多。
襄阳市保康县龙盛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姜平:
我们通过一些水利项目进行改良,准备大面积扩展,预计明年能扩展到100多亩。
来源:《垄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