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经到了水稻插秧的季节了,在湖北田间地头,到处可以见到乡亲们忙碌的的身影。
采访当天,记者在仙桃市陈场镇诺一家合作社的再生稻田里看到,在农机手的熟练操作下,一台台高速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不一会儿,水田便“披上”了一层嫩绿的新装。
仙桃市现有水稻种植面积100万亩,其中再生稻面积5万多亩。为了抢抓农时,仙桃市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专家到田间地头,从培土育苗到田间管理,全过程开展技术指导,并按照统一优良品种、统一集中育秧、统一机械操作、统一肥水管理等“六个统一”种植模式,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
仙桃市陈场镇农技服务中心 主任 郑军:在机械插秧的时候,我们推广了测深施肥技术。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农业强度和生产成本并且减少了农业面源的污染,达到了化肥减量增效的目的。
同样在进行再生稻生产的,好友咸宁市通山县南林桥镇湄溪村的乡亲们,一大早,村里的乡亲有的搬运秧苗、有的将秧苗装入插秧机。乡亲们说,除了使用插秧机,施肥也都用上了机械。
咸宁市通山县乡林种植专业合作社 负责人 陈卫星: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再生稻计划是150亩,每亩的产量是1400斤左右,再生稻大米卖的比较好,今年合作社购买了一台侧身施肥的机子,能够边插秧边施肥,节能减排,节约了人工成本。
据了解,目前通山县绝大多数种粮田块,都已基本实现打田、播种、施肥、打药、收割等环节全程机械化作业,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和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来源:《垄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