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山珍海味不如冬笋一味”,冬笋是冬季鲜美的时令菜。眼下,宜昌当阳市河溶镇的冬笋已进入收获时节。
眼前这片翠绿的竹林,在冬天里显得更加生机盎然,不少游客正拿着小铁铲在地里“淘宝”呢。
乡亲们告诉我们,冬笋是由秋后毛竹的地下茎发育而来,和春笋、夏笋相比,冬笋生长的时间更短,个头也相对小一些,口感则更加细嫩紧实和鲜美爽脆。
宜昌当阳市河溶镇前合村 种植户 党鑫:今年的产量可能比往年减产差不多三分之一,往年亩产量两千多斤,今年也就一千多斤。今年的价格比往年高很多,往年平均价格在十元每斤左右,今年十五六元每斤,一亩田收入比往年可能高一千多块,现在我们一亩田大概有一万多元的收入。
乡亲们介绍,当地以前种的是春笋,每到上市季节由于扎堆销售,一亩田只有两千多块钱的收入。四年前,合作社负责人到外地考察后,了解到冬笋的经济价值更高,于是就萌生了改种冬笋的想法。可让冬笋在春笋前上市,就要攻克种植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保温。
宜昌当阳市绿园种植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刘学斌:这是一层厚度达到二十公分左右的稻谷壳,下面铺了稻草,还有饼肥、有机肥,它主要是起保温作用,提高它的地温,竹笋就可以早一点出来。
目前,在合作社这片300亩的竹林,地上都铺了厚厚的“保暖被”,好让竹笋温暖过冬,快高长大,加上这里毗邻姊妹湖,水资源丰富;就连种植冬笋的土壤,也是经过了整地施肥、深耕细耙等操作,改造起来有一定门槛高。
总体来说,冬笋适合在向阳通风的平缓地带种植,它对土壤、温度和湿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乡亲们想要尝试的话,一定要了解当地的相关情况。现在,合作社的冬笋面积不到500亩,接下来,除了扩大冬笋改造范围,还打算在特色雷竹的种植推广和深加工上做文章。
宜昌当阳市河溶镇 副镇长 陈元元:我们要依托雷竹生态园来大力发展生态康养、研学,打造一个多功能的产业园。另外我们要通过吸纳社会资本,大力发展招商引资,让社会资本来参与雷竹深加工,拓展我们的产业链条,让村民的日子跟我们的雷竹一样,芝麻开花节节高。
来源:《垄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