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泽生在2013年来武汉之前,其实是一个农业门外汉,说到种菜,在他的蔬菜基地,很多菜农都比他会种菜。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一头扎进东西湖种起了菜,又是如何拿到39个严苛的食堂订单?并成功带领一帮种菜的老把式实现轻松种菜鼓了腰包的呢?
在顾泽生的合作社厂房前的空地上,整齐地停放着18辆现代化冷链配送车,而在8年前,顾泽生的种菜创业之路,却是从一辆旧面包车开始的。1990年,顾泽生从广东湛江某海军部队退伍回乡,进入云梦县一家国企从事销售工作。2013年,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44岁的顾泽生带着两个战友,辞职来到东西湖搞起了蔬菜配送。
当时,武汉市正在着力打造菜篮子工程,顾泽生也成了武汉最早一批投身蔬菜配送队伍里的一员。当年,顾泽生只点对点给一所高校食堂配送蔬菜,然而随着蔬菜配送市场的红利不断被释放,他及时敏锐地察觉到了里面潜藏的商机。
武汉绿蔬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顾泽生:“当时我们配送的时候,还没多少人来搞基地,正是我看到这一块的空白。从我的内心来讲,我是想通过配送,来做标准农业。”
顾泽生认为,要想在蔬菜配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光批发鲜菜还不行,必须拥有自己的蔬菜基地,全程把控蔬菜品质和产能,才能接到更多稳定的大订单。2014年,顾泽生来到东西湖灯塔大队,承包了10亩荒地,并请来了专业种菜师傅,开始按照绿色健康标准种菜,到了当年底,蔬菜基地就从10亩增加到了100亩。
“2014年自己搞基地。增强了配送的信心。因为直接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品质更好,利润更丰厚。 ”
由于蔬菜直供食堂,食品安全被摆到了一个非常严苛的位置,对方要求不仅蔬菜要口感好无农残,而且还要保证质量和新鲜度。为此,顾泽生建立了一套从种子、化肥农药到采收配送全程可控可追溯的绿色种植模式,不让一片问题蔬菜流出基地。
测量土壤PH值
水要净化后接近饮用级别才使用
施肥要按比例
……
高标准种植为产出高品质蔬菜打好了基础,也造就了绿蔬园蔬菜品牌在圈内的好口碑,合作社接到手的食堂配送订单也从一个增加到了39个,涉及武汉多个高中、大学以及企事业单位。
“我这个公司没有销售人员,只有售后。我们的客户都是来自于客户的相互介绍,口口相传。”
订单量增加了,顾泽生在保持520亩适度规模的前提下,带动周边100多户菜农扩种高品质蔬菜大棚,一年四季供应武汉市场,使菜农们的钱袋子是一鼓再鼓。一位菜农郭德玖透露:“我十八个棚,一年收入二十多万块钱。”
顾泽生说:“大概带动周边农户种了3500亩,每个农户一年增收2万多,从我这个途径走的菜,下一步在种植端要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提高标准,让蔬菜品质更上一个台阶。”
《垄上行》:记者 刘余 邱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