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说得好:“年轻不养生,老了养医生”,说得就是现在年轻人不注平常的生活习惯,年纪稍微大点许多疾病会找上门来。这生了病不仅人身体受罪,经济上也是备受压力,最近在武汉市黄陂区长轩岭街的乡亲这样的烦恼减少了不少,原因就是家门口开了一家“国医堂”。这里不仅有中医内科诊室,有医生坐诊,还有中医理疗、中医康复治疗室、中药房和中医制剂室。
在国医堂的中医理疗室里,坐满了前来看病的乡亲,他们都是附近的村民,也算这里的“常客”了。
余大妈患有颈椎病10多年了,以前总是贴几片膏药,吃点止疼药忍忍就过去了,可最近一段时间病情加重了,吃药都不管用,她只好选择来医院用中医的疗法治疗颈椎病。和余大妈选择中医治疗的乡亲还不少,魏大姐就是其中一位,无论是感冒发烧的小病,还是最近困扰她的腰间盘突出这种慢性病,她都喜欢采用中医疗法。
西医讲究的是用机械和数据说话,而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两者各有所长,而选择中医治疗的乡亲除了在观念上的认同外,更主要是中医看病便宜多了。
其实在黄陂区长轩岭街,以前只是一个中医诊室,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用土方子治疗的地方,2014年,在省卫计委的指导下,乡镇卫生院中医科改名为国医堂,而这次改的不仅仅是名字,基础设施也都全部建好了。
中医是国医,国家这几年都在加强中医建设,十八大之后,国务院还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把我省打造成中医药强省,而其中就提出2020年前,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都要建设国医堂。
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处处长刘学安说,主要标准是在乡镇和社区建立一个综合服务区,综合服务区至少有2个以上中医的诊室,第二非药物疗法有60平方以上,提供的饮片不少于300种,要有自己的煎药室,中药师不少于2-3个人。
目前,全省范围内在社区和乡镇已经开办了国医堂1238家,为村民就近看病撑起了半边天。
乡镇“国医堂” 怎样留住中医?
看中医方便又实惠,乡亲们自然是挤破了头来,但是在国医堂上班的医生们可就累坏了,常常是到了中午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长轩岭街“国医堂”从前年开诊以来,病人数量一天天增加,但医生少,而且还流失严重,让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国医堂”的中医科主任邱承胜就曾对记者说,“人才都流失了。是因为工资待遇太低。有时候乡里的医院连赤脚医生都不如。”
乡镇卫生院地处基层,一般较偏僻,条件比较艰苦,关键是待遇也不高,今年湖北省建设国医堂的目标还有300多家没有实现,“国医堂”医生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那到底怎么样才能留住人才呢?
刘处长说,目前省卫计委正在实行订单培养,再一个要解决医生们绩效工资、待遇、编制、身份等问题,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留住人才。
《垄上行》记者王晓聪、段晋涛、通讯员周文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