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火爆 好品种一天卖了两千斤
春耕马上就开始了,可对于大部分乡亲来说,买什么种子其实才是最为疑惑的。当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不妨去看看别人种出来的效果怎么样,在天门市马湾镇陈港村,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这里出了个粮王,他去年水稻的产量在村里排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呐,这有了好榜样,乡亲们今年都来他这儿选种子。
一大早,去年获得“粮王”称号的陈师傅家门口,就围满了乡亲。种子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往家里搬,生怕买迟了就没了。陈师傅一边算账一边告诉乡亲们该怎么种,忙得是不可开交。
可一提到去年的收成,大伙是边摇头边叹气,去年气候不好,水稻接连遭受雨水和高温的双重夹击,基本上都减了产。由于陈港村地势偏低,大部分属于低洼冷浸田,大伙儿今年也只能继续种水稻。另外,天门一直都是棉花种植的重点区域,这几年行情不好,棉花种植面积也在逐步减少,可从去年开始,棉花价格有了回暖的趋势,这让部分乡亲又燃起了对棉花的信心。
易大姐家棉花和水稻都种了,在她眼里,棉花就是个磨人的小妖精,除了平时管理麻烦一些,论收入也和水稻不相上下,就算它价格再不景气,也舍不得丢了不种。
村民丰大爷也说:“有几个埂子,还是想搞一点棉花,有赚头。三块钱卖的话,还能搞个几百斤,也是千把块钱啦。”
看来丰大爷就精得很,作了两手准备,如果今年的水稻再遇上灾年,那就从棉花上来弥补损失。种田也算是一种投资嘛,全赌在一个种植项目上,冒的风险也会更大。但不管怎么说,水稻作为主产粮还是占大头,为了能向“粮王”看齐,丰大爷决定今年要下下苦功夫了,准备开始要是整田,下肥了。再等种子、肥料和农药一步步买齐了,就能按照常规的管理种植了。可丰大爷都67岁了,这地种得了吗?冯大爷笑着告诉记者,“现在都是机械化我们只能说只要出钱就行”。
种田老龄化 要么靠机器 要么全直播
不止是丰大爷,村里种田的乡亲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劳动强度跟不上,所以种植方式也慢慢的发生了变化。除了采用机械化种植,以前育秧的秧田都看不到了,现在几乎都换成了直播。粮王陈师傅说:“直播我一个人可以搞25亩,栽还要工钱,直播相当于省了100块的工钱”
水稻种植不能少 粮王跟你算算账
粮王陈师傅去年种植的水稻受了灾,每亩产量在1400斤左右,可水稻的品质好,卖到了1块4一斤,这么算下来,他的收入还是相当不错的。
粮王陈师傅的经济账:一亩田的肥150块钱,药50元,割水稻40元,加上承包费200元和种子钱等其他开支,一亩田成本600块钱,算下来这种水稻一亩地的纯入1千块钱,那是妥妥的。
有了陈师傅这个榜样,乡亲们今年种植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家相信今年的收成一定会好起来!
《垄上行》记者廖佳欣 魏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