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妙!小麦得了“黄疸病”
现在,小麦已经度过了越冬期,陆续开始返青了,可是荆州市荆州区的几块小麦田里却出了状况,绿油油的叶片上出现了很多黄色斑点,乡亲们说,这小麦是得了“黄疸病”,记者赶紧带着荆州市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齐立老师赶到了田里。
在小麦田里,记者和专家发现,不少小麦的叶片上都出现了很多“黄疸”,绿色的叶面上鲜黄色的小孢子十分明显,像缝纫机压过的针脚一样,形成一行行的虚线模样,专家说,这是典型的小麦“条锈病”。
齐老师说,条锈病是小麦的常见病之一,在小麦越冬期和春季十分流行,一般病源在秋季来到本地,然后进入越冬阶段,第二年的三四月份是条锈病的高发期,只要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就可能引起病害扩展和蔓延。
2017小麦条锈病 见病早范围广
从荆州市植保站监测的情况来看,今年小麦条锈病的发生跟往年不一样,发生时间早,范围也更广。荆州市荆州区农业局总农艺师文震介绍:“今年的小麦条锈病的比去年早9天,比历史上比较重的早两个月,而且范围广,2月17号发现的时候,病田就达到了44%,也就是说几乎一半的田都发生了。”
湖北省植保站的监测数据显示,全省最早发现小麦条锈病的是十堰市郧西县,在去年的12月22号见病,比近10年最早年份的2007年还要早66天,目前在十堰市的郧西和郧阳、襄阳市枣阳、老河口和宜城、荆门市沙洋、随州市曾都、荆州市松滋等地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病症,病叶率最高达到了59.2%。条锈病这样大范围的发生,对接下来小麦的生长和产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外最近三天,湖北全省气温陡降,还伴有大风降雨发生,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条锈病的传播。
通过大风和气流,条锈病的孢子可以迅速远距离传播,从感染到发病只有三到七天的时间。为此,植保部门加强了对小麦的田间监测,只要下田就带着药,发现病源就地治疗。
防治要点
荆州市荆州区农业局总农艺师文震:发病较轻的就实行挑治,发病重的就普治,见发病点就打一片,见一片就打一面。
《垄上行》记者廖程帆 彭孟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