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的赵婆婆无肉不欢,习惯用猪油炒菜。半个月前,她突然上腹绞痛、恶心呕吐,在潜江当地医院查出胆囊多发结石。
上周,赵婆婆来到武汉某医院,医生从其已被撑变形的胆囊中取出数百颗小结石。赵婆婆的儿子看到一袋子大小均匀的结石,好奇地用镊子夹着数了数,竟足足有401颗!
医生提醒:
合理膳食,避免常年大油大荤,是预防胆囊结石的关键。
是什么导致了胆结石?
胆结石多为外感湿热、过食油腻、饮食不节、长期熬夜、不吃早餐、饮酒过度、过食草酸含量过高的食物(如菠菜,橘子,香蕉等)以及花生、豆腐等引起。
哪些人最容易生胆结石?
1.吃得过肥过甜的人
高脂肪饮食,尤其是摄入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脑、肝、肾及蛋黄等,容易导致血液和胆汁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易形成胆石。
2.常吃不洁生食的人
容易感染寄生虫。平时最常见的蛔虫,钻入胆管后,大量产卵,有的很快死掉,腐烂变黑成残体。残体和虫卵受胆道运动影响和胆汁流动的作用,自然排入肠道,但有的也可存留在胆道里,逐渐形成胆结石的核心。
3.饮食不规律的人
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白领阶层,由于工作紧张,饮食无规律或经常不吃早餐,久而久之,会导致内脏神经紊乱,胆囊功能受到影响,容易导致胆汁淤积。
4.肥胖的人
肥胖者体内胆固醇代谢率较高,胆汁内胆固醇含量增多,因而容易析出形成结石。爱静不爱动者也容易使胆汁慢性淤积而形成结石。
5.患有一些基础疾病的人。
几乎所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都有胆道感染。患有胆道反复感染、糖尿病、肾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溶血性疾病等疾病患者容易形成胆固醇结石。
6.服用避孕药的人
长期口服避孕药的人,患胆结石的风险比正常人高2倍。因为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对胆汁的化学成分和胆囊的收缩功能起一定作用,可促进结石的形成。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如何预防呢?
六招教你预防胆结石
1、饮食预防:
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尤其对肥胖的胆结石者更应限制,包括动物的大脑、动物内脏、鱼籽、肥肉、蟹黄、蛋黄、奶油制品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如菠菜、笋、洋葱、番茄、四季豆、玉米、青椒、南瓜、红皮萝卜、莲藕都有不同程度的溶石作用。
2、定时进餐:
有规律的进食也是预防结石的有效办法。因为在禁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最终形成胆泥、胆结石。只有当食物进入肠道时,胆囊才会收缩,这时大量的黏稠和含水量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内,因此可以防止结石的形成。
3、定期体检:
胆结石病具有遗传倾向,家族中有胆结石患者的,更应该定期体检。研究发现,人到中年,肥胖、高脂饮食和血脂异常是诱发胆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建议定期检查腹部B超、血脂,就能及早发现胆结石,及早治疗,防患于未然。
4、学会放松,避免久坐:
中医学认为,情志不调,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汁郁滞是形成结石的一个主要因素。保持愉快的心情,人的气体通畅,气血调和,肝的疏泄正常,胆汁就不易“潴留”而生石。避免长时间以坐姿从事工作,避免过于疲劳。
4招,在家把胆结石解决掉
▶药膳食疗
穿破石汤:野生穿破石、山核桃仁、薏苡仁、茯苓、大枣、生姜,煲汤服。
▶果汁化石
苹果、柠檬、生姜、杨桃、小金桔,榨果汁,早晚服一杯。
▶泡脚
养肝利胆足浴方:茵陈、桂枝、桑寄生、青蒿、艾叶、威灵仙、姜黄,煮水泡脚。
▶经络疗法
贴耳穴:肝、胰、胆穴,耳背肝,十二指肠。
平时拍打胆经,每天不少于半小时。
小提醒
如果右上腹部一阵一阵地疼,甚至带着肩背部一起疼,还反复地发烧、寒战,就需要看大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