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条“排粪河” 臭气熏天
这两天,仙桃市西流河镇的几位乡亲,给我们垄上热线打来电话。说他们那里有一条小河,成了养鸡场的“化粪池”。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流淌在村里的小河,河底沉淀的全是鸡粪。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的村民说,这河都快被鸡粪填平了,底下的沉淀物,至少有一米多厚。
红光村的乡亲告诉我们,村里的这条小河是一条多功能的河流。既可以排洪,又可以抗旱。日常村里土地的灌溉都靠它,以往大伙儿的生活用水也是它。但如今,它的角色已经变成了一条人人嫌弃的“排粪河”。
在红光村二组转了一圈,我们发现,这个小组基本上被鸡场包围了。二组的乡亲说,他们居住区的周围有六七家鸡场,存栏量差不多有近10万只。
记者沿着小河走了差不多一两百米的距离,就发现了8个排污口,每个排污口下面都有污水流过的痕迹,只要一起风,一阵阵的鸡粪味就飘了过来,特别恶心。
沿着小河继续往下走,不到两百米远的地方,还有几家养鸡场。村民说,几家养鸡场加起来,排污口远不止8个。自从小河被污染后,大伙儿的生活用水都改成了自来水和纯净水。如今,连田地灌溉,都不敢用这河里的水。
王老爷子的田块就在小河边上,他说,用河里的污水灌溉的农作物,要么就是长势不好,要么就是根本长不出来。今年80岁的他,还要大老远的运干净的水过来浇地,很是吃力。好好的河,变成了“粪河”。我们的记者决定去找鸡场的老板,理论理论。
记者朱婵走访了几家养鸡场,要么是大门紧锁,要么就是没人在家。在鸡场附近转了一大圈,最后才碰到一位自称姓吴的养鸡场老板。
这位姓吴的养鸡场老板告诉我们,9月份的时候,就环境污染方面,他们养鸡场已经做了整改。几家养鸡场老板凑钱卖了拖粪车,现在的鸡粪都是拖出去了,至少他家的养鸡场没有再没排过鸡粪。
仙桃市环保局:立即调查从严治理
养鸡场老板说鸡粪现如今都拖走了,没有再排到小河里。但是红光村二组住在河边上的村民,却并认同这一说法。
村民告诉记者,以前养鸡场排粪都是白天排,如今变成了晚上排,他们买的拖粪车,其实就是个摆设,有时几天都没拉过一次。
村民说,养鸡场很会“随机应变”。要是碰到有人来检查,就几天不往小河里排粪。一没有人来,又立马死灰复燃。为了这个事,村民给市委办公室还打了电话,据村民说后来环保部门回复,说已经给大队书记沟通过,但是这段下雨不好进,要村民们克服一下。
克服?说起这事,红光村的乡亲有些恼火。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要怎样克服?离开红光村,我们的记者决定去一趟西流河镇政府了解一下相关情况。
镇政府工人员告诉我们,他们要求养鸡场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就关停,而且镇政府也多次安排人员去检查,可是养殖户是检查的时候就停,检查过后又开始排。
看来这养鸡场是在跟镇里的工作人员打“游击战”,这样的战术,就算能蒙混过关每一次的检查。但却糊弄不了住在周边的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西流河镇政府表示,他们只能是起到监督作用,真正的执法部门,还得是仙桃市环保局。
仙桃市环境保护局西流河环保分局局长肖华表示:“现在我们有两个目标,就是零污染零排放。这个事情我们调查了之后,看怎么办。我们也要借着全市整治的东风,让所有的养殖场做到零排放。”
今天(15日)上午环保分局已经去红光村看了,跟投诉的张师傅、傅师傅见了面,详细了解投诉内容。随后,我们到四家养殖场去看了现场,提了整改意见:一是沟渠旁边的水泥管道一律用水泥封堵,不允许有外排。二是及时清运养殖粪污,不产生二次污染。三是搭建防雨棚,防止下大雨漫溢。四是写一个保证书,粪污不外排环境。分局将过两天再去突击检查,如发现偷排的,一律严查。
(记者 朱婵 袁勇攀 黄蕊)
《 垄上行》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