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垄上行记者带您逛了很多武汉农博会上好看的好吃的特色农产品,听说今年农博会的移民展区和互联网+农业展区上也有不少好东西!
跟着小编去瞧瞧吧!
微型”蔬菜水果味 移民展区人气旺
在移民展区,除了十堰丹江口库区特产的黄酒和红薯粉,最主要的就是微型蔬菜啦,板栗小南瓜,樱桃萝卜、鸡蛋包菜,一个比一个小,现场人气爆棚啊!
参展商王慧介绍说,她手里拿的是就是樱桃萝卜,可以当水果直接吃呢~
你瞧着是不是特别有趣?
互联网联姻农业 种养殖智能化
本届农博会最大的特色就是咱们最热的互联网+农业展区了,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新鲜的猕猴桃所有的身份信息都出来了,从种植到销售,每一样数据都精确可循。
您别看这个猕猴桃个头不大,但价格您可猜不到!
一百块钱一斤!我的个乖乖,这可比市面上的猕猴桃卖价高出近10倍啊。干师傅说猕猴桃卖出高价,得益感谢互联网+的风口,猕猴桃基地引入物联网,对每个环节种植进行大数据采集、分析和智能化处理,是全程可视化种植。
展区中还有专门的智慧农业技术展台,各种新奇的智能化装备和系统一应俱全,像传感器、智能滴灌和可视化平台等等。
专家大咖云集 互联网让农业更智慧
本届农博会,除了展馆亮相的互联网+农业特色展区,最大的吸睛点就是高大上的“互联网+智慧农业”创新论坛了,这个大福利可是我们湖北长江垄上传媒集团承办的哦。论坛现场,各路专家学者大咖结合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畅享农业盛宴。武汉大学梁意文教授说,在互联网+火遍全国的风口,传统农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形态——智慧农业。
梁意文教授进一步解释说:”通过互联网以后,信息就会爆炸,爆炸了以后,信息多了你没办法处理了,这个就是笼统的称为大数据 ,大家要处理这个信息 获取我有用的,就要用智能。那么智能的这种思想用到农业,去改变传统农业 ,那就是互联网+智能方法。这才叫智慧农业,思想加大数据,所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 三个方面加起来才叫智慧农业。"
互联网+智慧农业,是一套完整的智能化系统,集互联网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预警、决策、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那么,哪些涉农经营主体适合搞智慧农业呢?
泛华集团副总裁于国亮认为:“现在的农业生产方式不适合未来农业发展趋势的,不是说我只有几亩地,搞个监控,搞个追溯,我要搞科学化的养殖,那就一点意义没有,是浪费,只有规模化,生产以后,那么农业技术或者说智慧农业才能发挥作用。”
相对传统农业而言,智慧农业需要规模化经营,投入较大,单家独户种田的乡亲很难实施,在食品安全越来越苛刻的当下,一些大型农场主、种养植大户、合作社引入智慧农业,综合效益显著。
荆门市某大型养殖公司负责人吴渝婷就说:“智慧农业首先第一点就是帮我们规避了管理漏洞,让我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第二个让管理透明化 ”
农民变工人 种田更轻松
目前,国内互联网+智慧农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智慧农业是大势所趋,以后咱们乡亲们种田种地借助信息、科技手段,将更加节本增效,不仅如此,以后做个农民都将是一件骄傲的事。
梁意文教授认说:“让农民真正变成工人,不再是小作坊式的,他就是工人 将来的农村的农民就像工人一样,他季节性的工作。他一年365天,他工作两个月就够了 。所以将来这个农业更加精细,农业生产效益会更高,农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乡亲们瞧见了吗,农民变工人,发展智慧农业,将来咱们农民种田种地会更省事高效,一个承包几十上百亩地,几个月就搞定。不过,目前大多数乡亲不具备从事智慧农业的条件,专家建议,乡亲们可以以村组的形式成立互助社,集中投入,互利共赢,一起赚钱。
(记者 刘余 周睿)
《垄上行》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