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动态

关于我们

集团动态

业务布局

企业文化

招贤纳士

当前位置:垄上传媒 > 集团动态 > 正文

黄冈红米不愁卖 央视吆喝赚眼球


发布时间:2016-10-27

咱大山里的庄稼汉,能在央视《新闻联播》上露个脸,可真是了不起了。今年的3月份,咱们黄冈市罗田县有一个村的乡亲,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黄冈市罗田县花银岩村的乡亲说,他们之所以能上《新闻联播》,靠的就是种植红米。这个米可是他们花银岩村特产的一种大米。米呈红褐色,颗粒长,糍性强,吃起来,味道清香。历史上的“罗田三宝”,罗猪、罗米、罗桔根。其中的罗米,指的就是花银岩村的红米。

过去,江西有一个人,他赶了一头黄牛,牛到花银岩就不肯走了。它发现了这里有这种红米。因为红米好吃,以后朝廷就进贡给了皇帝。

清朝咸丰皇帝吃过花银岩村乡亲进贡的红米后,那可是赞不绝口,并御赐为它为“贡米”。贡米的种子,也一直在花银岩村世世代代相传,种植至今。

花银岩村地处大别山深处,平均海拔500米,独特的水土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红米稻。但因为红米稻生长周期长,发根少、产量低,且又没有人收购。这稻谷卖不起价,种出来一家人又不够吃。很多乡亲,只有选择放弃种植。

花银岩村是罗田县的一个贫困村,村民们的主要收入,都是靠各家各户的“一亩三分地”。 村干部们,一直想找条致富路子,带着大伙一起脱贫。但因为村子海拔高,路程远,又没啥特色,一直苦寻无果。殊不知,村里千百年来,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贡米”,不就是最大的特色吗?

红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营养远超普通的大米。因为它对生长环境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种植面积不可能成很大规模。既然花银岩村的土地,是红米的天然生长的宝地。那何不因地制宜,好好的打造“贡米”品牌(资料)。

想要把深山里的好东西“吆喝”出去,花银岩村的乡亲,专门找了一家从事食品配送和网上销售的企业,给自家种的“贡米”当“经纪人”。“经纪人”的职责,就是要把“贡米”卖出个好价格。乡亲们说,现在这一亩田,在去年的基础上,卖谷子可以卖2700块钱。

 一亩红米稻,只能出300多斤红米。而整个花银岩村也只有300多亩的土地适合种植红米。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花银岩村“古老的”红米一推上市,就备受欢迎。并且,还开始在网上销售。花银岩村的乡亲,在别人羡慕的眼中,好好的“时尚”一回。

红米销售企业负责人徐德宁介绍:“去年8万多斤,已经全部销售完毕。今年,我们在收购,估计有12万斤。”

现在花银岩村乡亲种植的红米稻,已经全部收割完毕,只待加工后进行出售了。他们不愁销路,不担心卖价。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打开销售渠道。因为他们够“时尚”,所以连央视《新闻联播》都夸了。其实,要想脱贫致富,就必须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农户制宜。找自己最大的亮点,去发觉,去放大。而不是一味的跟随者别人的路子走。

(记者  朱婵 袁勇攀  罗田台 颜红胜  黄林源)

《垄上行》记者报道

 
动态新闻
《蓝领福利社》今日开播送福利啦
3月28日,《打工服务社》就要正式更名升级为《蓝领福利社》,看到这条推文的乡亲们有福了。
重量级专家做客《寻医问药》
如果将人体比作一座城市,血管就是纵横这座城市的道路。在城市中,堵车是家常便饭,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血管也“堵车”了呢?
麻城:村民种茶花 手中有钱花
茶花和杜鹃、杏花、福白菊以及玫瑰,被称为黄冈麻城市的“五朵金花”,进入三月份以来,麻城市五脑山上的万亩茶花迎春绽放,听着山上传来看花人的欢声笑语,种花人的心里也是
一言不合 重庆小伙竟赌气离家17年
前不久,来自重庆大山里的一家人团聚了,而这次团聚竟然让这家人等了17年。
潜江一养殖户蛋鸭“中毒”疑饲料惹祸
潜江市熊口镇的田川师傅常年养殖蛋鸭,今年初,他养的8000只蛋鸭突然出了问题,把他可吓坏了。

    《蓝领福利社》今日开播送福利啦

    重量级专家做客《寻医问药》

    麻城:村民种茶花 手中有钱花

    潜江一养殖户蛋鸭“中毒”疑饲料惹祸

    可疑“女子”出没 多家女装店被盗

    只因多句嘴 汉川六旬老汉遭欧打

    因使用不当 洗衣机竟变"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