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热,衣服越穿越少!这大热天的,走在大街上,妹子们那可是一个比一个清 凉~~~
但是,偏偏有一些人,不走寻常路,工作的时候,非得穿上军大衣,不信您瞧!
说实话,当小编看到这张图时,第一反应是亲~ 你们俩热傻了吧?!
其实,我们的记者可是有一项特别的体验任务!
高温职业体验:冷库工人
体验职业 冷库工人
体验人员 上面两枚
体验地点 华冰冷库室外温度 38℃冷库温度 零下18℃
现在您明白,为什么我们记者要三伏天里穿棉袄了吧!
您还别说,即使记者穿着厚厚的军大衣,站在这冷库里也不禁直哆嗦,感觉刚刚流的汗马上就快结成冰了。
您瞧,虽然冷库的灯光很暗,但是可以明显看到呼出来的气息都变成白雾。要是不动起来,真的会把人冻成冰块,于是记者小欣找了位经验丰富的大哥,想去揽点活干。
小欣
今天您就是我师傅了!我问一下,这儿有我能做的吗?
没有!这活太重了,你搬不了!
郑师傅
果断 被”嫌弃“了!
郑师傅看到小欣“无辜”的双眼,忍不住解释说:“这都是冻过的,跟砖头一样,要是不小心 砸到脚了,那就走路都走不好了。”
原来郑大哥是担心佳欣的安全呀~
(小编说:其实还是被“鄙视”了吧?哈哈哈哈……)
可这重活干不了了,流程什么的也得摸清楚才是呀!
看到小欣很听话,郑师傅介绍起来很是仔细。
小欣帮大家总结了一下:工人们需要把货物从外面搬进冷库里来储存,等老板要货时再搬出去,时不时还要整理冷库里的货物。
听着很简单,可是郑师傅他们忙起来一天要在里面呆上七八个小时。假如一天要搬二十多吨货物的话,这八位工人按人头分,每人每天最少要搬三吨货。
三吨?
是个什么概念呢?
一袋是50斤,一车20袋,就是半吨(1000斤),就是说一个工人人要搬六趟,才有三吨!
真是非常辛苦呀!
而且这还只是搬货,郑师傅告诉小欣:“我送货,每天都要送三四吨;摆货也要摆三四吨,卖也要卖三四吨,分工了的……”
完成这些工作量,工人们进进出出得上百次!
要说这冷库里是零下18℃,外面最热有38℃左右,我的天!最高温差达到56℃,这么冰火两重天不停地交替转换,换是谁,都有点吃不消呀!
可郭祥军师傅说:“我们自己防护的都很好,最开始有担心对身体不好,会引起关节毛病,现在自己穿这么厚,没事!”
由于进出比较频繁,工人们在外面休息时,都没有把棉衣脱掉,有些人衣服上都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但是转头看看另外一边,卸货的工人们一个个像刚洗完澡的,额头的汗水不停往下淌。
临近下午一点,工人们围着桌子准备吃饭了,和往常一样,荤素搭配,很有营养。这么热的天,他们特意把桌子搬到了冷库门口,脚下冷气吹出来,特别凉爽。
对冷库工人来说,这一道门,就隔成了两个世界。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这一边的人汗流浃背,另一边的人滴水成冰。可无论天气如何,无论他们经历什么样的考验,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是一致的,在保障自己安全的同时,把工作做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了!
忍得了高温酷暑,耐得了冰寒地洞,大哥们这身子骨可不是白练的。话说回来,如果没有他们,咱们说不定就吃不到保鲜的食物了,是他们忍受着五十多度的温差换来的,看似平凡的职业,成就了这些不平凡的人。
(记者 廖佳欣 魏伟)
《垄上行》记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