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 天晴就死大白鲢!
这雨总算是暂时停了,但荆州市公安县章庄铺镇的伍师傅,看到天晴心里却直发慌。坐着伍师傅的渔船,我们来到湖面上,水面上,草丛里到处漂着死鱼。在湖对岸还找到了一大堆一大堆已经快腐烂的死鱼,这些都是伍师傅这几天打捞起来的。
伍师傅在章庄铺镇承包了几百亩的湖面搞养殖,一个星期前接连的暴雨,让湖面水位猛涨,然后这几天暴雨后突然放晴,湖里的鱼就开始大面积的死亡主要是白鲢,而且死的全是三四斤重的大鱼,而且,看着真叫人可惜。
伍师傅说为了养鱼已经投入了几十万了,自从死鱼以来,外用药也投了,内服药也用了,可就是不见好转,这心里真不是滋味。
白鲢死亡 病因就是出血病
鱼不断的死,又找不到原因,这鱼到底还有没有救呢?赶紧请张生老师来帮忙瞧瞧。
张老师仔细检查了死鱼,发现鱼表体变红,有出血的红点,是得了出血病。张老师说,白鲢在气温变化大养殖密度大就容易得出血病。
可是,如果鱼撞伤的话体表也会有红点的,那么如何判断到底是撞伤还是出血病呢?
如何辨别撞伤与出血病
1.如果是单块变红,可能是撞伤,如果是整块红,就是出血病。
2.把鱼皮剥开,可以看到出血点很多,就是出血病。
按理说,这出血病是家鱼的常见病,不管是大的湖面还是精养塘,在目前这种极端天气下,就很容易得出血病,甚至发展成爆发性出血病。张老师说,
三斤内的白鲢很少死,只要养殖密度大,就死大的,越大越死。
鱼越大越死?这病可真厉害,不过,伍师傅您也别太着急,既然确定了病症,就能对症下药了。
白鲢出血病的治疗:
一、使用苯扎氯铵
二、用麦麸。菜粕拌药投食。
而且由于连续降雨的关系,养殖水面水位越来越高,在防治好出血病的同时,大家还要还要注意湖面防逃工作。
大雨后高温 严防爆发性出血病
养鱼的乡亲们注意了,小喇叭在这儿重点提醒大家,大雨过后就是高温,而温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爆发性出血病的发生,特别是会引发爆发性出血病,这个对大鱼可是灭顶之灾,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
张老师建议说:" 第一是要调水质,缺肥的补肥,缺营养的补营养。第二点,要注意病虫害预防,根据自己的养殖条件来预防,该杀虫的杀虫该杀菌的杀菌该防出血病的防出血病。不然疾病一来,防不胜防!"
结语
对于养鱼的乡亲们来说,相比大雨,雨后的暴晴更容易导致鱼病的发生,特别是严防爆发性出血病,大家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记者 廖程帆 昌子琪)